课件编号13575802

2023科学考点集训【化学部分】:专题一 空气(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10790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3,专题,答案,版含,pdf,空气
    第二部分化学部分 专题一空气 考点一空气、燃烧的条件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得出结论】20.94%【思考讨论】①增大接触面积,使氧气被脱氧剂粉末充分吸收② 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导致空气柱测量值偏小(合理即可) 考点二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1)氧气(2)化合物(3)ADE 7.答案(1)4.8 2)8.0gCu0中含铜元素的质量:mc=8.0gXg0=6.4 0=4.8g 8.0gMg0中含镁元素的质量:m=8.0g× ''mco+mMg=6.4 g+4.8 g=11.2 g ∴.X中只含铜、镁元素,故可设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u.Mgb(或Mg.Cu6) 又m=64g-6.4g(或m=244=4.8g) ”me24b4.8g mcu 646 6.4 g .a:b=1:2(或a:b=2:1) '.X中铜、镁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或X中镁、铜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 8.答案(1)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在顶部聚积并逐渐下沉 (2)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对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 (3)大玻璃罩中蜡烛燃烧时,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冷却,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 比空气大从周围下沉,导致玻璃罩底部二氧化碳聚积并逐渐上升,所以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 灭 9.答案(1)氧气不易溶于水 (2)在pH约为3~5的酸性条件下保存 (3)解:设当产生氧气0.32克时,消耗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0.32克 6832 x一0.32克 x=0.68克 剩余过氧化氢质量m=10克×30%一0.68克=2.32克 剩余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32克/(10一0.32)克×100%≈24% 答:剩余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4%。第二部分化学部分 专题一空气 考点一空气、燃烧的条件 1.下列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是 () 、=凌收装州 火头女批 亡德烯长亡降不然战 D 2.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 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非气 水火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3.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科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 水滴 波首 年如道气创度0 A B 梅皮水 水消食护可剂 甲 【实验步骤】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皮塞将一端密封: 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 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O,如图甲所示; 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 标为B,如图乙所示; ④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并计算出AB与AO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 【得出结论】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含量为 (用百分数表示) 【思考讨论】 ①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 ②实验步骤②中,如果玻璃管内的脱氧剂粉末分布不够紧密,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其原因是 考点二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4.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存放久了,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除去这层白膜最合适的试剂是 ( A.蒸馏水 B.稀盐酸 C.硫酸铜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5.如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 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 6.18世纪前后,人们把元素等同于一种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物质,即单质。“燃素说”和“燃 烧的氧化学说”一度成为科学家争论的焦点。 材料一:172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说”:燃素也是一种元素,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如金属 含有燃素,金属燃烧时金属释放燃素后成为金属灰(实际是金属氧化物);金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