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620806

中职语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课件

日期:2025-05-24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8990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职,语文,林教头,教头,雪山,神庙
  • cover
(课件网) 小说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4、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施耐庵(1296~1370)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 一、自主学习,了解作家作品 施耐庵, 时期的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其作品《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 为题材的优秀长篇 体小说。《水浒》也称《水浒传》,与《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古典名著。 元末明初 农民起义 章回 创作背景: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宋元时,女真、蒙古贵族先后南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之下。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于是关于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作者在表现水浒故事的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写成了《水浒传》。 解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本文是清初金圣叹的删节本。 ①林教头:即林冲,原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②“风雪”:是指故事发生的天气环境。 ③“山神庙”:是指故事发生的地点。 《水浒传》中的英雄们都是被逼上梁山的,而其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林冲。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不低,又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美满的家庭,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抱有幻想。他虽然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有满腔怨愤,却也养成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像他这样的人是很不容易加入农民起义队伍的,然而他偏偏被逼上梁山。 事情的起因是:他妻子往岳庙烧香还愿,遇上高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便进行调戏。他闻讯赶来,于怒喝声中举拳欲打时,一看是上司的儿子,“先自手软了”。不但自己不敢打,甚至阻拦鲁智深去追高衙内,说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权且让他这一次”。这里,第一次显示出林冲屈辱忍让的性格。但是逆来顺受并不能使林冲摆脱困境。陆谦与高衙内进一步设下陷阱,让林冲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在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迫害下,林冲的反抗性格逐步强化。尽管如此,他依然想从妥协退让中寻求苟安,没有放弃“挣扎着回来”的幻想。林冲这种矛盾心理,在本课中达到高潮。 二、自主学习,了解本文故事情节,并画出结构图 情节结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沧州遇旧知 2.酒店密谋 3.小二生疑 4.询问实情 5.买刀寻敌 接管草料场 7.草厅交割 9.身寒沽酒 密谋害林冲 山神庙杀敌 10.庙里借宿 11.偶听真相 12.奋起杀敌 8.用心照料 6.重拨差使 1沧州遇旧 三、合作探究人物形象 林冲是《水浒》里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被逼上梁山的典型。在《水浒传》当中是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个艺术形象。本文中思想性格的经历了哪些转变? 正直善良,扶危济困 忍辱求安 ,委曲求全 软弱动摇、不思反抗 1.沧州遇旧 表现手法: 语言描写: (恶了高太尉;自称罪囚,恐玷辱小二夫妻) 性格特点: (交代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点明林与高的尖锐矛盾,林李亲密关系) 表现手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