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626781

大象版(2017秋) 五年级上册准备单元 蒸发的快慢 课件 (共17张PPT+教案)

日期:2025-10-2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48043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大象,PPT+,17张,课件,快慢,单元
    (课件网) 20. 蒸发 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一这现象引起了他的思考,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最后他发现了万有引力。 阿基米德在浴盆洗澡时,看到水往外溢这一现象时受到启发,经过研究发现了浮力的秘密。 瓦特在看奶奶烧水时,发现水烧开时水壶壶盖被水蒸气推动,他在这一现象中受到启发,后来发明了蒸汽机。 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温馨提示: 1、小组内1号拿温度计在烧杯内浸湿,然后把温度计拿出停留在空中并读数(一分钟读一次);2号负责记录;3号负责看时间;其他同学观察。 2、在实验过程中,温度计不能再放入烧杯中与水接触。 时钟.exe 温馨提示: 1、组长在小组内分好工。 2、水量要少。(用滴管滴一滴水) 3、除了要检验的条件不同外,其余条件完全相同。 4、注意安全。 加快蒸发的方法 通风 增大蒸发面积 加热 课下制作简易“晴雨计” 谢 谢 3 语 0⊙ 品 品 0 xxxs1.cn 只 2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内 o 0蒸发的快慢 教材分析 蒸发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汽化方式,学生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蒸发现象,但很少研究它,很容易忽视它。水蒸气看不到、摸不着,水在常温下蒸发的属性学生难以直接发现,是学习的障碍点,基于此,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地认识蒸发。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按“蒸发”概念建流程:“示例聚焦(导入活动:衣服、池塘蒸发)→类比举证(活动1:设计多个探究蒸发属性实验)→提炼蒸发概念→引导解释→迁移应用(拓展活动:怎样加速水的蒸发)”,设计了一个导入活动、一个主体活动“悄悄逃跑的水”和一个迁移拓展活动“怎样加速水的蒸发”。为引导学生寻找水蒸发的证据,首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常温下水蒸发现象作假设性的解释,并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认识到水在通常情况下,会从液态的水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飞散到空中,扶着学生初步建构“蒸发”概念。拓展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晾晒衣服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推测影响蒸发快慢与一些因素(如温度、通风情况、物体的面积等因素)相关,使之感受到蒸发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且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水在通常情况下,会从液态的水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飞散到空中。 知道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2.科学探究 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对蒸发的过程和水蒸气的特征进行推想。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计划对蒸发现象的猜想进行验证。 3.科学态度 能对常见的自然现象有探究的兴趣。 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别人的想法。 教学重点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计划对蒸发现象的猜想进行验证,并渗透“控制变量法”。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并渗透“控制变量法”。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水、无盖的玻璃瓶与带盖的玻璃瓶(瓶子相同)、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情景导入 课前一分钟(具体时间根据抹布的湿润程度而定),在黑板上用湿抹布写下一个汉字———水”。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用这块湿抹布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水”字,“水”哪里去了? 预设: 生1:水蒸发了。 生2:不见了。 生3:到空气中去了。 生4:水变成水蒸气了。 生5: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关键词:比如“水”、“水蒸气”、“跑”、“空气”、“蒸发”…… 2.新课学习 活动1 悄悄逃跑的水 师:是你们所说的这样吗?上周老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