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26977

24《诗词曲五首》第2课时课件(共60张PPT)+教案+学案+同步练习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5次 大小:177342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60张,同步,学案,教案,PPT,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4 《诗词曲五首》同步检测 (满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4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踌躇(chóu) 瀚海(hàn) 冷难着(zháo) B.松柏(bǎi) 羌笛(qiāng) 寥落(liǎo) C.狗窦(dòu) 风掣(chè) 飘絮(xù) D.狐裘(qiú) 兜鍪(móu) 羹饭(gěng)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B.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中庭生旅谷(野生的谷子) B.辛苦遭逢起一经(指遇到朝廷选拔) C.何处望神州(指中国大地) D.望西都,意踌躇 (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潮起伏)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对朋友的难舍与留恋,也表现了自己因归期未卜而惆怅的心情。 B.《十五从军征》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段描写,有人物言行描写、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 C.《过零丁洋》的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山河表里潼关路”突出写潼关的险要。这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多少次关系着兴亡的战斗在这里展开。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是岑参,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B.《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作者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 C.《过零丁洋》的作者是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宋代政治家、文学家。 D.《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是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文学家。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张养浩,元代文学家,字希孟,号云庄。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字易安,号稼轩。 C.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D.“中军”,古代指主将。“辕门”,古代指领兵将帅的营门。 7.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脍炙人口,有些同学总是把“汗青”误写为“汉青”。下面提供的历史素材中哪三句话最能言简意赅地解释为什么要写为“汗青” _____(填写句子序号)(3分) ①战国魏晋时期的主要书写材料是竹简,竹简的制作材料是竹片。 ②我国多地发现了大量的古代竹简,其中居延出土了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 ③为了便于书写并避免虫蛀,要用火烘烤青竹片使水分如汗渗出,故称“汗青”。 ④除竹简外,还有木简和“牍”,“牍”的外形比“简”更宽更厚一些。 ⑤竹简常用于书写经典、记载史传,因此“汗青”多用来借指“史册”。 ⑥竹简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英雄是人类历史天空的璀灿星辰,更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中华民族起起伏伏,低潮时有慷慨悲壮之士力挽民族危亡,振兴时有英雄豪杰人物鞠躬尽cuì死而后已。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声名赫赫,挺起了民族脊梁。从“  ———的文天祥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从英勇就义的刘胡兰到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无一不是时代的英雄。时代不同,要求各异,英雄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创造了时代的价值。现在,不少英雄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绩,他们叫黄大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