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爷爷奶奶 一、教材分析 我体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感感知老人的外貌特征,重点学会欣赏老人皱纹所呈现的生命之美。 “边听边画”“讨论交流”边说边画” 等体验活动,通过以单色粉印版画的方式呈现作品,在感受版画的线条和色调的同时,让学生在充满温情的氛围中学会用美术的语言评述和欣赏老人的特征和时间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教材选用吹塑板为制作版画的材料,单色的粉印版面能突出老人的特征。在内容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学生最熟悉的长辈,赏析以爷爷奶奶为主题的版画作品,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敬爱老人的传统美德。 同时,也能通过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表现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已经有了定的基础,已经具备了基础的美术素养,能够主观欣赏,进行简单的评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心理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主观意识,逐步有了自己比较个性化的一面。爷爷奶奶是家族里的长辈,我 子们与长辈相处也有着很多的故事。教师要通过亲情的线路引导学生理解年龄的增长带来的不仅是岁数的变化,还有岁月的痕迹。让学生从皱纹、皮肤和五官的变化等方面说一说老人脸部的特点,发现岁月之美,提高审美判断的能力。在 欣赏环节,教师要有充分时间给学生观察老人的脸部特征变化,并让学生来说一说,发挥其自主能力。 三、教学目标 了解老人的外貌特点和产生的岁月美感,能大胆地表达对老人的直观感受。 2.通过观察、欣赏、实践活动等感受老人的基本特征,初步掌握单色粉印版画的技巧。 3.体验版画的独特韵味,激发学生对长辈的敬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知老人的脸部特征和神情变化,用单色粉印版画表现黑、白、灰 难点:引导学生欣赏岁月之美,用点、线、面表现老人的外貌特征。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具:课件、范画和欣赏图片、黑色水粉颜料、洗衣粉、砂纸、毛笔、小夹子、水粉画笔、调色盒吹塑板、镜面纸等。 2.学具:照片、黑色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白纸。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预计用时5分钟) 1.教师活动:出示(一张摄影照片,苍老的手拉着一只稚嫩的小手,“今天来聊聊我们的爷爷奶奶。我们互相都不认识 识大家的爷爷奶奶,那么来玩个游戏吧,老师邀请一位同学来介绍其他同学根据他的介绍画下来,看看谁画得像 哦。” 2学生活动:通过一个学生的介绍,其他学生把他介绍的爷爷或者奶奶画下来, 画好后给介绍的学生右,让他来说说像或者不像。 3.教师活动:请画好的学生单起来展示,一股初次体验学生大都画得不像,这时候就问学生,为什么画得不像 4.学生活动:因为刚刚介绍的同学说得太简单了,画不出他爷爷或者奶奶的模样! 5.教师活动:再邀请一位学生,请她简单明了地介绍下爷爷或者奶奶。 6.学生活动:学生继续画,因为第二位同学吸取了前面同学的经验,说得比较仔细了, 大部分同学还是能画出某个相似的部位。介绍的学生会说:“感觉神似了!” “这个部分有点像我的奶奶。 7.教师活动:通过第二次的说和画,学生渐渐发现了老人的特征。同学们,我们要画得像,首先要怎么做 8.学生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直觉感受,需要牢牢抓住老人共有的特征(皱纹、胡子、白发、皮肤等,特别是某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比如脸型、脸上的痣、发型、五官某一部分的特征等)。 9.教师活动:小结:“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在爷爷奶奶的脸上留下了很多痕迹,爷爷奶奶就像.本丰富的书,里面有着很多很多他们经历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本阅历丰富的‘书’ [设计意图]通过说和画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绘画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找出老人共有的特征,设计边说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