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教学理念: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以其自身的艺术魅力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净化着人们的心灵,所以,音乐既是耳朵的美味,又是心灵的净化水。作为音乐教育,特别是小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的过程中,更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设计时,我本着音乐学科所特有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方法,通过感受、演唱、聆听、创编、制作等活动,引领学生在玩中感悟,在感悟中逐渐升华到行动,从而潜移默化的进行美育和德育渗透。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短片《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让学生感受摇篮曲的音乐风格,感受夜晚的宁静,理解母亲。 二、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 三、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创编能力及合作意识,挖掘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 教学准备: 钢琴、打击乐器、台灯 教学重点: 一、感受摇篮曲的音乐特点。 二、对学生进行爱心、亲情教育,使之感悟爱、理解爱、体验爱,并能深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 3-5的跳进,一字多音的准确演唱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 师生问好 2、同学们,你们看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吗?电影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老师概括故事大概:精神病医生林志强留学归国,正要展开精神病院的业务,偶然发现院中一名病人,竟是他失踪18年的母亲秋霞。原来当年其母秋霞与其父林国荣 相恋,但遭林母的反对,另为国荣娶妻。已经怀孕的秋霞到乡下投靠姨母,并在生下志强后独力抚养,母子二人感情极佳。数年后,国荣之妻娟娟经证实不能生育,林家父母为了延续香火,用尽办法要志强离开母亲回到林家认祖归宗。秋霞几经内心挣扎,终于答应。但年幼的志强因思念母亲而无法过平静生活,经常偷偷回到乡下找母亲。一次风雨之夜,志强躲在庙外避雨,等人遍寻不着,翌晨找到时,志强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秋霞大为激动,失足跌下楼梯成为疯妇。18年后,志强终于找到他心爱的母亲,并以一曲儿歌“”重新唤醒母亲尘封多年的记忆,母子相认大团圆。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份让人感动的母子情。 同学们,你们看了这段视频有什么感受呢?老师每次看这部电影和视频的时候,总会泪流满面,孩子就是妈妈的一切,妈妈在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生命的同时,给我们最无私的爱。在寒冷的冬天,是妈妈温暖我们冰冷的小手;在漆黑的夜晚,又是妈妈唱着摇篮曲陪伴我们入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妈妈的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二、寓教于乐 1、欣赏动画,请同学们描述一下,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初听歌曲,体会这首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听听什么是摇篮曲? 生:速度慢,力度弱,情绪:抒情柔美 摇篮曲 :原指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所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 特点:情绪柔美抒情、旋律宁静柔美、速度舒展缓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歌里的孩子给妈妈送去了幸福,让我们也把幸福送给自己的妈妈吧。 3、学唱歌曲 (1)、教师跟着音乐有感情、加表演的范唱歌曲。 (2)、学习新歌之前,让我们先进行发声练习,把声音打开(出示第一乐句歌谱、最后一乐句歌谱<5音音准,可用柯尔文手势教唱>) (3)、模唱旋律 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随着钢琴用“A”轻柔的、有感情的唱出来吧。 (4)、朗读歌词 教师有感情表演性的范读第一段歌词,学生和老师一起读二三段歌词 (5)、随琴分段学唱(教唱过程中注意重难点句教唱) A(学唱第一段)多么优美的歌呀,我们跟着音乐轻轻地唱唱第一段好吗? (教师大声唱,学生小声跟唱)注意切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