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70660

17.孤独之旅 课件(共37张PPT)+素材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2次 大小:180738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孤独,之旅,课件,37张,PPT,素材
    (课件网) 17 孤独之旅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曹文轩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课文主题。 2.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坚定信念。 3.品味小说精美传神的环境描写。 4.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人生旅途,并非时时一帆风顺,往往充满辛酸与泪水,其实生命也就是在这样的锻造中成熟丰满的。如果说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那么“孤独”也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少年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所经历的一段孤独生活。 新课讲解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197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1991年,推出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1997年,出版小说《草房子》,并担任改编电影编剧。1999年,出版小说《根鸟》。2005年,推出小说《青铜葵花》。2016年获“国际安徒生奖”,2017年获得2016-2017“影响世界华人大奖”。2017年12月,特殊文体长篇小说《蜻蜓眼》获得首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作者简介 文章背景 《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全书共9章,作者写了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的事件。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麻油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字词积累 撩( )逗 扎( )成把 撅( )断 旧茬( )儿 戳( )破 凹( )地 liáo zā juē chá chuō āo 置之不理: 朦朦胧胧:   厚实: 歇斯底里: 一落千丈: 丰富、富裕。 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文中指暴风雨来势猛烈,超乎平常。 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模模糊糊,不清楚。也可指人意识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 之:代词,它;理:理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故事链接 一心想发大财的杜小康的父亲杜雍和用几代人积累下的财富买了一条运货的大船,用这些年赚得的一大笔钱加上从别人那里贷了一笔款,去城里买了一大船既便宜又好的货,打算回家慢慢卖出去,赚出一笔更大的钱来。但回家途中,他因过于兴奋,喝了点酒,加上扯足了风帆,在河弯处与一个拖了七八条大铁船的大拖驳相撞,结果船毁了,货没了,人也因此病倒了。于是爱读书的杜小康被迫辍学,想法为父亲治病。当杜雍和能下床走路时,他又萌发了让“红门”重新焕发光彩的信心。这年的春天,他又筹集了一笔钱,从鸭坊买下了500只小鸭,想靠自己年轻时的放鸭经验东山再起…… 概括故事情节 讲述了杜小康因家道中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偏远芦荡放鸭的经历,描写了一个性格倔强、胆小懦弱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性格刚强、能吃苦耐劳的男子汉的过程。 整体感知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父亲去放鸭。 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感受。 写杜小康在芦苇荡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梳理结构 查找文中描写杜小康心理活动的语句,结合画面理解他的心路历程,填写下面的表格。 不同阶段 不同心理感受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 到达目的地—芦荡时 在芦荡安顿下来时 在芦荡时间一久 经历暴风雨后 细读感悟 第5段: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的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 茫然和恐惧 不同阶段 不同心理感受 离开油麻地,出发时 到达目的地—芦荡时 在芦荡安顿下来时 在芦荡时间一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