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676864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31张PPT)

日期:2025-02-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521620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5课,国共,合作,北伐,战争,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924年黄埔军校开学典礼 ◆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直接为后来哪一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周恩来是共产党员,为什么会出现在国民党创办的黄埔军校中? 1924-1927年中国主题词: 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 孙中山 李大钊 毛泽东 陈独秀 苏联代表 “中国人民受外国及军阀两层暴力压迫,国家生命和人民自由都危险到了极点……内忧外患交加于国民之身。” ———1923年中共三大宣言 共同的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1)从社会背景看: 孙中山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需要寻找盟友,改造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运动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李大钊与孙中山会面 (2)从国共双方经历看: 召开时间: 召开地点: 主要内容: 中共三大 ◆铺垫: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 决定同国民党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广州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1923年中共三大决议 合作方式: 中共三大 ◆铺垫: 中共三大 国民党一大会场 召开时间: 召开地点: 新的特点: 主要内容: 1924年 提出三大政策: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广州 ◆正式建立: 国民党一大 部分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会议上发言 “此时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把军阀来推倒,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 ———1924年孙中山一大上发言节选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新三民主义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正式建立: 国民党一大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大量年轻的共产党员加入,给国民党注入了活力,集中了革命力量,形成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 ◆成果一: 创办黄埔军校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校长:蒋介石 ◆成果一: 创办黄埔军校 孙中山总理检阅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黄埔军校的的创办起了哪些作用? (国)张灵甫 (国)薛岳 (国)白崇禧 (国)胡宗南 (共)陈赓 (共)徐向前 (共)叶剑英 (共)林彪 黄埔军校毕业的国共名将代表 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 1925年7月,国民党成立广州国民政府,汪精卫任主席。 将黄埔军校学生和广东的军队编成国民革命军,蒋介石任总司令。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蒋介石 ———汪精卫 国民政府主席 ◆成果二: 进行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蒋介石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吴佩孚 “国民政府对内力求廓清军阀,对外努力推倒帝国主义……此次北伐,深望全国民众扶助焉。”这说明北伐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实现国家统一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振兴中华民族 1926年形势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国民政府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蒋介石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革命的姿态 开始时间 革命军队 总司令 北伐对象 北伐目的 重要战役 英雄部队 1926年7月 国民革命军 蒋介石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汀四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叶挺第四军独立团 北伐战争 1926年形势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国民政府 1927年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