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5596

2025年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综合评价(含答案)

日期:2025-02-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7999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单元,2025年,评价,综合,时代,开放
  • cover
2025年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综合评价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_____ 学号:_____ 姓名:_____ 成绩: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以官牛五千头,分赐贫人”。后来,关中连年大旱,百姓饥馑,他下令“分道开仓赈给”,对“遭水旱之州,皆免其年租赋”。这表明隋文帝 (  ) A.重视水利建设 B.强化中央集权 C.关心百姓生活 D.提倡勤俭节约 2.江南河是隋朝大运河最南边的一段,地处运河边的常州“在唐称望县,地大人众,政繁务殷”,其出产的棉布、纸张等被列为唐代贡品。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 A.经济重心已经实现南移 B.政府工程推动了南北文化交流 C.地理条件决定城市兴衰 D.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 3.军爵制度打开了孔武之人进入统治阶层的通道,到了隋唐时期,政府又发明出科举制度,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打通了另外一个通道。材料意在说明 (  ) A.军爵制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B.孔武之人和底层知识分子从此仕途顺畅 C.科举制扩大了选官的范围 D.军爵制和科举制都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4.杜佑在《通典》中写道:“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筑长城东西千余里,皆征百万余人。”该材料可用于研究 (  ) A.隋末自然灾害频发 B.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C.隋朝加强中央集权 D.隋朝官僚贪污腐败 5.唐太宗说:“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由此可见,唐太宗 (  ) A.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知人善任,量才用人 D.重视对地方官的考核 6.贞观年间,唐太宗给一些资历深厚的元勋功臣加上“平章事”“同三品”等名号,或给一些资历较浅的官员冠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使他们可以和宰相一起参与行政。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反映了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B.表明三省六部制已经名存实亡 C.意在增强中枢决策的科学性 D.有利于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7.武则天统治时期,诏令官吏和百姓自我推荐,并派官员巡察各地,将一些未中举的士人甚至农村的教书先生推荐上来做官。这些措施 (  ) A.开创了考试选官制度 B.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C.根本目的是发现人才 D.造就了“开元盛世”局面 8.据《平淮西碑》记载,高祖、太宗,既除既治(一边清除阻碍,一边开创治理);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收功,极炽而丰(指物质极度丰富,国力强盛的状态)。材料表明 (  ) A.唐太宗在位时期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B.“贞观之治”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结果 C.“开元盛世”离不开唐玄宗的锐意革新 D.“开元盛世”是唐朝前期不断发展的结果 9.王祯的《农书》中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田稻,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反映了唐代 (  ) A.引进国外的生产技术 B.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 C.开始用畜力取代人力 D.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10.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搜集到一组唐朝的文物图片进行展示交流。据此推断,他们交流的主题应该是 (  ) A.绘画水平高超 B.医学领先世界 C.手工技艺精湛 D.都市生活繁荣 11.隋唐之际,长安与洛阳是全国性的商业都市。唐中期以后,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崛起,扬州和益州尤其繁华,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这反映了当时 (  ) A.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B.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C.南方社会的经济影响力上升 D.安史之乱使北方日趋衰落 12.唐朝初期,长安城只有在元宵节才有“星桥铁锁开”“金吾不禁夜”的景象;而唐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