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679974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2氧气的制法导学案(有答案)

日期:2025-11-2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2次 大小:569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2
  • cover
2.2.2氧气的制法学案 预习导学案: 【目标导航】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原理,初步了解装置的选择。 2、掌握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收集等。 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预习导航】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原理,初步了解装置的选择。 2、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收集等。 3、分解反应、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要点归纳】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明白了制取气体时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连接装置、如何制取气体,以及如何验证气体并检验气体的性质。为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材还特意介绍丁如何大量制取氧气 【预习检测】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有 、 、 。 2、催化剂: 。 3、分解反应: 。 探究导学案: 【探究题型一】:制取氧气的药品、原理、装置 【考查知识点归纳】: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 、 、 。 2、制取氧气的原理,有哪些共同特征? (1)过氧化氢水 + 氧气 (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3)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氧气 3、分解反应的定义: 。 4、发生装置选择依据: 、 。 5、收集装置选择依据: 、 。 6、氧气的收集方法: 、 。 【活学活用】: 1.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蜡烛燃烧 D.粗盐提纯 2.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探究题型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考查知识点归纳】: 1、按表格内容分组做好实验并观察、记录、分析内容: 实验编号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情况 原因 结论(是否有氧气放出) 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单独加热二氧化锰 ③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催化剂: ;催化作用: 。 催化剂的特点: 、 、 。 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 ;检验方法: 。 【活学活用】: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2、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 不放出氧气 B. 放出氧气速率慢 C. 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 D. 放出的氧气不纯 【探究总结】: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原理、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二、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1、原理、 2、装置 3、步骤、: ①连接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再锥形瓶中装入二氧化锰;④倒入过氧化氢溶液;⑤收集氧气。 4、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5、 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6、注意事项: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插入液体中(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 : 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 能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叫该反应的催化剂; 3、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探究一:活学活用: 1、B 2、C 探究二:活学活用: 1、C 2、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