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694078

物理沪科版(2020)必修第三册 9.1 静电现象 电荷 (19张PPT)

日期:2025-11-1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33733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物理,科版,2020,必修,第三,静电
  • cover
(课件网) 牛顿力学和电磁学是经典物理学的两大理论。19世纪电磁学的建立将人类引入了电气化时代。 第九章 静电场 电荷分为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 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同号电荷相互排斥,号电荷相互吸引。 金属内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负电荷) 正电荷(原子核)是不移动的 物体内一定同时存在正电荷和负电荷 我们已经知道 第一节 静电现象 电荷 静电现象(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 一、三种起电方式 思考?静电是如何产生的? 1、摩擦起电 实验: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毛皮与橡皮胶棒摩擦 你能回忆起物质的原子结构吗,请你谈谈摩擦起电的原因。 如果物体受到摩擦的作用,就会使原子中的电子发生转移而使自身的正负电荷不平衡,从而使物体呈现带电性。两个物体发生摩擦时,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实质:电子的转移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哪个物体带正电,哪个物体带负电,主要取决于物质的性质。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电子从_____转移到_____,从而使玻璃棒带_____,丝绸带_____。玻璃棒和丝绸带电量的特点为_____。 玻璃棒 丝绸 正电 负电 等量异号电荷 2、接触起电 接触起电是指带电体和不带电的物体相接触而使后者带电的现象。例如,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接触,使验电器带电。 本质:电荷(电子)的转移 电荷分配的原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平分原来所带电荷量的总和;带异种电荷接触后先中和再平分 3、感应起电 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不带电的导体A和B彼此接触,A、B下方均连有两片闭合的金属箔。 观察下列几种情况下金属箔的变化情况。 ①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②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③再让A和B接触。 电体C移近导体A时,A、B下方的金属箔张开; 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时,可观察到A、B下方的金属箔仍然继续张开; 再让A和B接触时,可观察到A、B下方的金属箔立即闭合。这说明A、B两部分带上了电性相反的异号电荷 3、感应起电 将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不带电的导体,该导体在靠近带电体的一段聚集了与带电体相反的电荷,而远离带电体的一段聚集了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通过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二、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其他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对一个孤立系统,不管发生怎样的物理过程,系统内的电荷总量保持不变。 三、电荷量&元电荷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电荷量用Q或q来表示,是标量(通常取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值,取负电荷的电荷量为负值。) 电荷量的国际单位是库伦,简称库,符号:C。 常用的更小单位是μC 1μC=10-6C 思考:物体所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是多少?物体所带电荷量是不是任意的? 元电荷 最小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e来表示, 带电体的电荷量都等于最小电荷量e的整数倍 单个质子携带的电荷量为e,单个电子携带的电荷量则为-e。 密立根油滴实验 元电荷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著名的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的。(实验是重要的物理方法) P5:拓展视野 P5:自主活动 电荷量的测量 1、验电器 金属箔张角的变化可定性显示金属球所带的电荷量的多少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带点以及验电器所带电荷量的相对大小。 2、数字式静电计 用它可以测量带电体所带电荷的正负电性和电荷量的多少 P6 问题与思考 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a、b分别带正、负电,则(  ) A.b将吸引a,吸引后不放开 B.b先吸引a,接触后又与a分开 C.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D.b立即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