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班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花城版小学音乐第11册第5课《送别》 教材简析: 本教材通过“听、唱、挥、奏、动、视、忆、写、创、议”等手段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音乐艺术活动中寻觅和探究,领略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获得音乐美的享受,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形成良好的音乐素质、丰富的情感体验、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和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 学情分析: 纪我选择的内容是我国影片《城南旧事》中的插曲:《送别》。这是一首一段体的歌曲,D大调,表达出一种依依不舍的诚挚情感。歌曲的旋律优美抒情,在李叔同的填词下,使歌词和歌曲达到完美的融合,意境深远,成为一首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田园诗歌。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模仿能力强、好 奇心强、活泼好动,但是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对于带有模仿性练习,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所以将柯达伊手势练习融入教学中学生们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 1.通过柯达伊的手势练习,来完成歌曲的演唱 2.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演唱《送别》这首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运用手势来帮助学生把握好歌曲的音高节奏 2.初步认识学堂乐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学唱歌曲中理解和唱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课前准备 用do或mi的手号和发音来安顿好学生 运用手号唱C大调的音阶 手号与音程大调的构唱 (1)5、3、i 构唱———5 3 5 ⅰ- (2)6、i、5 构唱———6 ⅰ 5- (3)5、3、1、2 构唱———5 1 2 3 21∣ 2-— 0∣ (4)4、2、7、1 构唱———5 2 3 4. 7∣ 1- — 0 ∣ 三、归纳构唱练习,形成小作品 1、连接构唱练习 (1)5 3 5 ⅰ- ∣6 ⅰ 5- ∣5 1 2 3 21 ∣ 2- — 0 ∣ (2)5 3 5 ⅰ. 7∣6 ⅰ 5- ∣5 2 3 4. 7∣ 1-— 0 ∣ 2、老师点评 四、听歌曲、引出课题,学习歌曲 导语:听大家唱着唱着,这个旋律好熟悉啊,老师想起了一首歌,同学们听听看,你们刚刚唱的跟这首歌曲的旋律相同吗? 聆听范唱一遍 分析歌曲的结构与出示课题 师:大家听一下歌曲中有你们熟悉的部分吗?(出示歌曲)哪一部分?(请学生回答) 同学们,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歌曲———送别 学唱歌曲的后半部分乐谱 师:这么优美的一首歌曲,让我们来看看剩下的部分是怎样唱的吧? 老师先范唱一遍 由钢琴带学生唱 整首歌唱一遍 套词学歌 1、师:这首歌除了旋律美,它的歌词也很特别,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学生带感情朗读歌词 再一次聆听范唱,注意句子中的起伏对比 钢琴带唱歌词,钢琴先弹一句旋律,学生在唱一句(过程中能解决声音或者节奏或者咬字的难点) 完整演唱歌曲 跟着伴奏音乐演唱 2、通过不同形式去演唱歌曲(男女对唱、分组唱等等) 3、拓展:学堂乐歌(播放电影片段) 五、老师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学堂乐歌这个特殊的历史产物、一起欣赏演唱了这首旋律优美的《送别》。歌曲完美地抒写了人生离合的真实体验和世间永存的挚意真情,从而使这首歌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同学们,我们小学的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半了,希望同学们好好珍惜我们现在与老师,小伙伴们相处的时光,让我们将来的离别不留遗憾。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附板书设计: 送别 (1)5 3 ⅰ (2)6 ⅰ 5 (3)5 3 1 2 (4) 4 2 7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