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728742

部编版(2016)语文七年级上册 22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学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7次 大小:332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编版,2016,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
  • cover
6.22 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的特点。 2.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寓意。 【预习导学】 1.作者作品: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2.《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中的角色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它们的行为举止都是人的方式,作者借以形象化地说出某种思想、道德意识或生活经验,使读者得到相应的教育。这些故事篇幅短小却寓意深厚,有的教导人们要正直、勤勉;有的劝人不要骄做、不要说谎;也有的说明办事要按照规律,量力而行;还有不少反映了强者虽凶残但却常被弱者战胜以及各种寓意深刻的人生道理。内含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讽刺懦弱、懒惰,赞美勇敢斗争,教人如何处事,辨别是非好坏等。 3.人物关系 宙斯: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 赫拉:古希腊神话中的天后,宙斯的妻子,妇女的保护神。 赫耳墨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众神的使者,宙斯的儿子。 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1)粘()() (2)宿()() ( ) 4.文学常识填空。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作者是 (国籍)作家。《穿井得一人》选自《》,是战国末秦相 (人名)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属于家代表著作。《杞人忧天》选自《》。 【整体感知】 一、自读文本: 1、速读课文,随手圈点勾画生字词。 2、浏览课文,抓关键词句,简要概括各部分内容。 二、思路整理: 先自主解决下面的问题,找出质疑,再读课文;如有疑问以待交流时组内解决。 (一)文学常识积累: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寓言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寓言家。他善于讲寓言故事,并以此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赫尔墨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是众神之首宙斯的儿子。 (二)词语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赫拉( ) 宙斯( ) 庇护( )凯歌( ) 粘住( ) 2、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划分层次结构,并概括段落大意: (2)给《蚊子和狮子》划分层次结构,并概括段落大意 三、合作探究 对比《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艺术特色的相同于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四、赏析语言 1、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修辞手法) 2、“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耳墨斯的“笑”有何含义? 【课堂小结】 1.《赫耳墨和雕像者》写了赫尔墨斯与雕像者之间的对话,运用和描写手法,表现了赫尔墨斯的,讽刺了。 2.《蚊子和狮子》通过记叙蚊子击败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讽刺了 的人,启示我们。 【当堂检测】 1.赫耳墨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的目的是() A.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不受尊重。 B.他想知道人对神是否尊重。 C.他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D.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是否受到极大的尊重。 2.《蚊子和狮子》中两次写蚊子“吹着喇叭”,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次描写的作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蚊子敢于向狮子进攻的无畏气概。 B.两次描写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第一次表现蚊子的无畏、果敢;第二次表现蚊子的扬扬自得、不可一世。两眼对比,巧妙地点出了蚊子先胜后坏的原因。 C.两次描写的作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蚊子骄傲自大、扬扬自得的心态。 D.两次描写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第一次表现蚊子的扬扬自得、不可一世;第二次表现蚊子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