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76374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题

日期:2024-06-0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5951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黑龙江省,生物,考试,期中,学期,高二
  • cover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 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淋巴、组织液 D.内环境 2.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 A.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 A.CO2、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 4. 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5.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 依次为( ) 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6. 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 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 C.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 7.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8. 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 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与新突触建立有关 9.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 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 C.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 10.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时一般都是口服的 B. 下丘脑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 C.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D. 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与体液调节有关,而与神经调节无关 11.下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12.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质而发挥作用 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 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13.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仍具活性 B. 水盐平衡调节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完成 C.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细胞分泌并由垂体释放 D. 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使尿量减少 14.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15. 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