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内容 1. 知道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2.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理解分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能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 理解元素的概念,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4. 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了解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区别 5. 能够计算物质的式量 一、 一、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治 1、大气污染物及污染源 污染物:主要是烟尘和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等 污染源:矿物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 2、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 被污染的空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现在的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3、防治空气污染 ① 改善燃料结构,尽量充分燃烧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② 对化石燃料进行脱硫、脱氮处理,工厂的废气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③ 努力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④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提高环境自我净化能力 4、空气污染指数(API, Air Pollution Index) 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污染指数越大,表明空气污染越严重。 【练一练】 1、下列情况:①煤燃烧;②工业废气任意排放;③燃放鞭炮;④燃油汽车排放的尾气;⑤氢能源汽车排放的尾气,会引起空气污染的是( ) A.①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A.治理工地扬尘 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杆 3、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5、下列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的是( ) A.NO2 B.CO2 C.SO2 D可吸入颗粒物 6、下列做法符合“美丽汕头,清洁城乡”活动主题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在田野直接焚烧秸秆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下水道 D.在空旷地方焚烧废旧塑料袋 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灰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下列措施不能有效减少PM2.5排放的是( ) A.减少燃煤量,使用清洁能源 B.建立区域联合机制,发布大气雾霾预警信号 C.多部门齐抓共管,减少扬尘污染 D.控制机动车污染的排放,提升燃油品质 8、连续多日的雾霾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危害,下列措施不利于防治雾霾的是 ( ) A.大力植树造林 B.使用清洁能源 C.乘坐公交出行 D.露天焚烧垃圾 二、构成物质的微粒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和原子。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二氧化碳、氢气和氧气等;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如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 1、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 ①体积小,质量小 ②微粒在不停地运动 ③微粒之间有间隙(水和酒精混合;水和石子混合) ④同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例: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铁原子是保持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分子由原子构成,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化学符号的意义 元素符号:一种元素;一个原子 化学式:一种物质;一个分子 5、相对原子质量 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2、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练一练】 1、墙内开花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