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气温及气温的表达方式。 (2)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绘制、分析气温曲线图,初步学会绘制并分析一个地区气温变化特点的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析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例子,形成关注生活的意识。 (2)通过绘制气温柱状图,学会运用地理图表学习地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气温曲线图的绘制和判读。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气温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之一,这一节教材主要讲述气温的变化和分布两方面的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本节课主要讲述气温的变化,教材分别从日变化和年变化两个方面讲述气温的变化。教材还有一条能力线索贯穿其中,即为完成课标中要求的读图和绘图能力的培养,为此教材设计了一些读图和绘图的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重在让学生掌握气温曲线图的绘制和阅读方法。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气温的时间变化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关于绘制气温曲线图,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比较容易融会贯通的理解与掌握,但学生在气温年较差理解方面有些不足,需要一定的练习加以强调和巩固。 主要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启发式、演示法、分析归纳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铅笔、橡皮、直尺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提问:请同学们结合图片,举例说出气温和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 多媒体展示图片 分析图片,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探究新知(授新课) 一、什么是气温及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什么是气温 气温的观测项目包括什么? 气温的观测仪器主要有什么? 1.你会读温度计吗? 展示:温度计图片 问:你会读温度计吗? 2.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展示:一日内不同时间温度计图片 观察:读出图中4个时刻的温度值 问:一天的日平均气温是如何计算的? 承转:能不能用类似的方法,计算出一地的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结合教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观察 思考回答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结合幻灯片出示的4道小题分析: (1)气温最高值是多少?出现在什么时间? (2)气温最低值是多少?出现在什么时间? (3)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是多少? (4)一天之中,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怎样的? 2.气温的年变化 结合幻灯片出示的4道小题分析: (1)最高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出现在几月? (2)最低月平均气温是多少?出现在几月? (3)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是多少?(气温年较差) (4)一年中,该地气温的特点是什么? 小结:引导学生说出气温年变化规律: 北半球大陆和海洋气温最高和最低月份 南半球大陆和海洋气温最高和最低月份 探究: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多媒体演示:启发学生说出原因 读图分析 回答问题 根据体验及推断尝试说出 观察 思考并回答 三、绘制气温曲线图 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气温曲线图的组成以及绘制的方法和步骤,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完成绘图。 教师巡视指导 规范强调:多媒体课件展示绘图步骤 依据教材,根据某地气温资料,绘出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学生上讲台投影放大展示,学生点评。 四、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活动 1.读出最高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2.读出最低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3.计算该地气温年较差; 4.估算该地的年平均气温; 读图完成活动题 归纳总结 本节知识结构 展示多媒体课件 归纳、梳理知识 巩固练习 练习题 展示多媒体课件 回答问题 布置作业 根据沈阳多年月平均气温资料,绘制沈阳气温曲线图,并分析大连气温变化特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