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809821

【核心素养目标】3.9《纸制品》教案

日期:2025-04-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5411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核心,素养,目标,纸制品,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一年级3.9《纸制品》教学设计 课题 纸制品 单元 3 学科 科学 年级 1 教材分析 本课与两课之间层层递进,使学生不仅能够辨别不同的材料,知道常见材料的一些简单特性,还能深入了解某类材料的一些特性。本课呈现三组图,第一组图意在初步用肉眼观察,可以看出纸在光泽、颜色、纹理等方面的不同;第二组图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观察纸的软硬、光滑程度、纤维等,需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使用放大镜,学生对不同的纸有了基本的认识,为进入第二个环节的教学———比较纸做了铺垫;第三组图意在用实验的方法比较纸的吸水性、承受拉力程度两种情况。拓展与应用有两部分内容,一是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二是了解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通过我国的科技史教育,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1)纸的厚薄、纹理、软硬、光滑程度、吸水性和结实程度不同。(2)纸是由纤维组成的。(3)纸的性能不同,用途不同。科学思维: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科学实践:(1)通过观察,描述不同纸的软硬、薄厚、纹理、光滑程度等特征。(2)在放大镜的帮助下,知道纸的组成是纤维。(3)利用简单的对比实验发现不同纸的性能及用途。责任态度:(1)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2)学会使用放大镜,了解古代造纸方法,感受到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认识到各种纸的特点不同,感受到纸的多样性。 难点 学会做比较吸水性的实验,初步感受控制变量在观察中的必要性;学会使用放大镜,借助放大镜观察纸的纤维,发现有“纤维”是纸的共同特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四角方方,薄面白净。传播知识,它打先锋。2、纸杯是用纸做成的,还有哪些物品是用纸做的?3、各种各样的纸制品所用的纸是一样的吗?预测:(1)手提袋、信封、档案袋等是牛皮纸做成的。牛皮纸一般用作包装材料。(2)报刊、书籍用的是新闻纸。新闻纸是报纸、期刊、课本、连环画等正文用纸。(3)鲜花、糖果、食品等常用玻璃纸包装。玻璃纸又名透明纸,是像玻璃一样透明的高级包装和装饰用纸。(4)书法、绘画等用的是宣纸。4、纸有各种各样,它们的特点一样吗? 纸档案袋、报纸、餐巾纸、纸箱板等联系生活回答思考 通过猜谜语导入纸的主题,激发兴趣。通过列举,知道纸的广泛用途。导读纸特点观察环节 讲授新课 一、观察纸1、观察课前准备的纸,以组为单位,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2、观察纸,我们有什么发现?二、“玩”纸1、观察图片,他们在做什么?(展示图片)2、指导学生“玩”纸(1)玩法1:把各种纸按照同一方向撕开,直接用眼睛观察纸的边缘,有什么发现 (2)玩法2:把各种纸揉成团,再把纸团展开,,用橡皮使劲擦几下,直接用肉眼观察,有什么发现?三、放大镜观察“小毛毛”1、放大镜是能一种放大物体图像的仪器,由镜框、镜片和镜柄组成。2、放大镜使用方法怎样使用放大镜,才能观察得更清楚 播放视频指导。3、用放大镜观察“小毛毛”,有什么发现?点拨:只写小毛毛是植物纤维。纸是由纤维组成的。(纤维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4、拓展: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播放视频:我国古代造纸方法。四、纸的吸水性实验1、实验材料:滴管、一杯水、各种纸2、滴管使用方法播放视频指导。3、实验方法在各种纸上滴一滴水,观察纸的吸水性有什么不同。五、纸的结实程度实验把裁下的各种纸的纸条对折后相互钩住,两手用力拉,有什么发现 注意事项:纸条裁剪方向相同,或横向或纵向。纸条的长度、宽度、厚度要一样。六、讨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