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11226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社会法制期中考试卷 (含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4595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
  • cover
2022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法治学科期中测试试题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的大门被打开 B.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 恭亲王奕诉在给咸丰皇帝的一份奏折中写道:“夷人带有马步数千名,前赴海淀一带,将圆明园、三山等处宫殿烧毁。臣等登高瞭望,见火光至今未息,痛心惨目,所不忍言!”“夷人”指的是( ) A.英法联军 B.日军 C.美俄联军 D.八国联军 3.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措施是( ) A.兴办京师同文馆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开办轮船招商局 D.组建新式洋枪队 4.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转折点是( ) A.定都天京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安庆失守 5. 右图《“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 A.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 6. 有人这样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幼稚的举人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 D.鸦片战争 7.中国近代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彼之便利……”以上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8. 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攻占过北京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甲午中日战争③第二次鸦片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 如果请你担任历史记录片《1908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拍摄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该设计的场景是(  ) A.许多外国公使在散步 B.北京居民在准备晚餐 C.某国使馆在举办舞会 D.有外国军队在操练 10. 下列关于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表明农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②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③表明农民对封建统治抱有一定幻想 ④清政府“招抚”政策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重大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表述中正确的有( ) ①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②武昌起义———清朝的反动统治迅速崩溃 ③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④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 1912年孙中山在演讲中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这里的“社会主义”是指国家核定地价征收地租,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即为三民主义中的( ) A.实现民族主义 B.实现民生主义 C.实现民主主义 D.实现民权主义 13.“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在耶?”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是针对(  ) A.慈禧 B.溥仪 C.孙中山 D.袁世凯 14. 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