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1 原子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子的微观特征,原子的定义、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明确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的区别,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科学家提出模型、假说的过程,建立微观世界的图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世界物质性、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重点和难点】 1、原子的特点、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 2、原子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自学 、讨论、问题分解、环环导入 【教学设计】 情境引入:通过原子弹爆炸的图片引入,您知道什么是原子吗?它有哪些特点?它的质量是怎样的? 二、预习检测: 1、什么是原子? 2、原子的特征是什么? 3、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4、如何计算相对原子质量? 三、新知新解 (一)、初步认识原子: 1、学生阅读课本理解道尔顿的观点:原子的提出,道尔顿提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的科学假说,并认为构成物质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等观点。 2、学生观察图片: 铁原子STM图片、硅原子STM图片,说明原子哪些性质。 教师讲解:说明原子真实存在、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学生观察: 氧化汞分子示意图,氧化汞是由许多氧化汞分子构成的,当它受热时,氧化汞分子会分解为更小的氧原子和汞原子,汞原子直接构成汞这种物质,每两个氧原子构成氧分子,许多氧分子构成氧气。 提问:从上面的示意图观察,在化学变化中,氧原子、汞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了吗?若变化,是什么发生了变化呢? 思考:通过刚才对氧化汞受热反应微观过程的分析,你能说说什么是原子吗? 教师讲解:原子定义:科学上把这种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粒子叫原子。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金属、稀有气体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 学生总结:原子的特点有哪些? (二)相对原子质量: 1、学生观察几种原子的实际质量,你想说什么?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kg,即1.993×10-26 kg;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kg,即2.657×10-26 kg;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88kg,即9.288×10-26 kg; 讲解: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吨做单位表示一粒米的质量一样。因此,在国际上,一般不直接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用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2、指导阅读:阅读课本33页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相对原子质量概念 (2)怎样求算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是一个比值,单位是一。某原子实际质量是碳原子实际质量1/12的几倍,这个倍数就是这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 4、典例探究:例题: 已知1个标准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四、随堂练习: 1、原子相对质量的测量方法是:( ) A、 用精密天平称量,取其质量的近似值 B、 经过精密的仪器和实验测出 C、 根据原子体积的大小排列顺序 D、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取其相对比值 2、电子质量很小,仅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镁原子核有12个质子和12个中子。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12 B、 24 C、 12克 D 、24克 3、已知一种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A原子质量是6.64×10-26kg。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 40 B、 24 C 、65 D 、6.64×10-26kg 4、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原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C.原子可以构成物质 D.原子很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