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52189

第9课《鱼我所欲也》【2022-2023统编版九下语文精品备课(预习导学)】(原卷+解析卷)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1次 大小:20872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备课,解析,原卷,导学,预习,精品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09《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思想主张,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反复诵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及层层深入的论证方式。 3.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学做“大丈夫”,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重难点】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反复诵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及层层深入的论证方式。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 课件出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思考回答: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 二、学习目标 1.了解孟子思想主张,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反复诵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及层层深入的论证方式。 3.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学做“大丈夫”,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齐读) 第一课时 三、预学展示 1.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 ,字 ,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很大,有“ ”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主张“ ”,推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害民。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2.作品简介 《孟子》是 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3.背景链接 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的王纲解体,礼崩乐坏,处士横议,百家争鸣,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文化学术空前发达,于是产生了九流十家丰富多彩的散文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说,提出了“义”的主张,主张“性善论”。 4.知识链接 “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四、朗读指导 放课文朗读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要求: 读音准确;停连恰当;富有节奏;读出情感。 五、疏通文意 (一)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画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画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二)字词梳理,积累文言语汇。 1.重点实词 (1)所欲有甚于生者( ) (2)故不为苟得也( ) (3)故患有所不辟也( )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5)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6)贤者能勿丧耳( ) (7)蹴尔而与之( ) (8)乞人不屑也( ) (9)妻妾之奉( ) (10)是亦不可以已乎( ) (11)此之谓失其本心( ) 2.重点虚词 (1)而 ①蹴尔而与之( ) ②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 (2)于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 (3)为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 ) 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③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 (4)之 ①人皆有之( ) ②得之则生( ) ③蹴尔而与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