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聚落与环境同步练习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共24分) 1.(本题2分)图中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2.(本题2分)下图四地中,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 A. B. C. D. 3.(本题2分)人类历史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 A.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的地区 B.峡谷地带和河流上游地区 C.气候炎热的森林里 D.海洋运输便利的近海地区 4.(本题2分)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完备的排水系统,这种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 A.湿热地区 B.寒冷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5.(本题2分)下列地区与传统民居对应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窑洞 B.华北平原———竹楼 C.青藏高原———冰屋 D.云贵高原———蒙古包 6.(本题2分)读城市和乡村景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乡村比城市交通发达 B.城市建筑高大、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小 D.乡村房屋高大、分散 7.(本题2分)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是我国多雪地区,当地民居多为人字形屋顶、窗户较小的木屋,该民居结构主要功能是( ) A.防御风沙 B.防御台风 C.防御风雪 D.防御地震 (本题4分)民居的特点受自然条件的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8.(2分)受生产方式的影响,便于搬迁,且外形对大风有较强抵御能力的民居是:( ) A.冰屋 B.蒙古包 C.吊脚楼 D.窑洞 9.(2分)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建在山区的民区是:( ) A.冰屋 B.蒙古包 C.吊脚楼 D.窑洞 10.(本题2分)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面的地区与民居的搭配正确的是 A.内蒙古地区———竹楼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西双版纳地区———冰屋 D.北极地区———蒙古包 (本题4分)“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2分)文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A.乡村,这里有河流 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市,这里有田野 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 12.(2分)该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河流交汇处,水运便利 B.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C.平原广阔,水资源充足 D.位于沿海,海运便利 二、填空题(共20分) 13.(本题2分)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是:_____聚落和_____聚落。受自然环境影响,在河湖周围显条带状或_____状,在平原地区聚落形态多呈_____状。 14.(本题2分)一般来说,乡村聚落主要从事_____ 、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主要从事_____ 和服务业等工作. 15.(本题2分)列举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6.(本题2分)内蒙古草原常见的民居类型是____、云南傣族热带地区常见的民居类型是_____、贵州山区常见的民居类型是_____。 17.(本题2分)城市和乡村是聚落的基本类型.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于_____ 平原.作为聚落景观的一种标志,_____ 并不都随着聚落的规模和性质的改变而变化. 18.(本题2分)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形成聚落的有利条件:_____。 19.(本题2分)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_____和_____。 20.(本题2分)给下列地区选择适合的建筑。 ①四合院;②厚墙小窗的房屋;③水城;④高架屋;⑤冰屋;⑥窑洞 A:东南亚地区_____ B:北极地区_____ C:黄土高原_____ D:威尼斯_____ E:北京_____ F:西亚地区_____。 21.(本题2分)人民在建房时,总是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造价。例如,黄土高原的人们利用黄土建造_____;傣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利用竹木建造_____。 22.(本题2分)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