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888370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33703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试题,答案,图片,期中,潍坊市
    2022一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高一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 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表1为良渚古城遗址发掘的随葬品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表1 随葬品情况 墓主身份 百件以上;以玉器为主,无生产工具 神王 几十件左右:玉器多于陶、石器 宗教显贵或军事权贵 几件至十几件:少玉器,多陶、石器 上层平民 一件或几件:只有陶、石器 普通平民 A.手工业技术较先进 B.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C.初具早期国家形态 D.中原文化得到扩展 2.西周之前天子和诸侯之间没有君臣之分,天子是诸侯之长。西周推行分封制,确立了 天子的尊贵地位,从此天子成为诸侯之君。据此说明西周 A.继承了商朝的政治制度 B.统治方式实现根本变化 C.已经建立大一统的国家 D.王权得到一定程度强化 高一历史第1页共8页 3.图1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圈分布图。该图反映了 。都城 北方文化圈 文化圈 秦文化圈 筋文化 中原文化圈 楚文化圈 巴蜀文化圈 化 图1 A.文化的多元封闭性 B.地域文化的统一性 C.区域文化的交融性 D.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4.秦始皇接受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自称以“水德”君临天下,“以为周得火德,秦代 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更名河曰德水。”秦始皇此举旨在 A.禁锢民众的思想 B.彰显其统治的合法性 C.提升皇帝的地位 D.践行阴阳五行的思想 5.图2为西汉初年中央和地方封国人口和辖郡对比示意图。为改变这一状况,西汉政府 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单位:万人) (单位:个) 900 4 800 4 700 600 3骆 500 2 400 20 300 1 200 10 100 0 0 中央人口 封国人口 中央辖郡 封国辖郡 图2 A.颁布“推恩令” B.设立中朝 C.实行察举制 D.均输平准 高一历史第2页共8页 6.南北朝时期,不但汉族统治者祖述炎黄,而且鲜卑、匈奴、羯、氏、羌等游牧民族统 治者也承认炎黄的始祖地位,炎黄成为各民族的共同记忆。这反映了当时 A.南北的生活方式趋同 B.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认同 C.宗法观念被普遍接受 D.统一全国的时机已经成熟 7.唐朝两税法实行后,以经营土地为生的农民为完成两税中用货币缴纳的部分必须出售 部分农副产品,农村中也大量出现了“茶户”“园户”“渔户”等专业化的商品生产户。 这说明两税法的实行 A.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困难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促使农业经营方式变化 D.改变了重农抑商的传统 8.939年,辽朝在燕云十六州率先实行科举取士。政府允许汉族以及汉化程度比较深的渤 海族士子参加科举考试。这一举措旨在 A.促进民族交融 B.扩大统治基础 C.抑制士族势力 D.完善选官制度 9.表2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政史列传的人物统计表。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源是 表2 时间 北方 南方 人数(个) 所占比例(%) 人数(个) 所占比例(%) 北宋中期 274 63.9 155 36.1 北宋后期 121 40.3 179 59.7 A文化重心逐渐南移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江南经济持续发展 D.科举取士范围扩大 10.熙宁五年,王安石打破太祖“重文轻武”的政策,重新设置武学。熙宁六年(1073年) 又在太医院的基础上设置专门的医学,并详细分科。以上举措旨在 A.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 B.提升官员理政能力 C,扩大禁军的兵员储备 D完善学校教育制度 11.汉唐时期中央政府对东北、西南等地多实行羁縻政策,不少地区不纳赋税,不登户籍: 到元代,“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据此可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