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27614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检测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11810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
  • cover
文言文阅读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伯牙鼓琴 《吕氏春秋》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鼓琴而志在太山( ) (2)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 (3)少选之间( ) (4)尾搐入两股间( )(《书戴嵩画牛》) 2.用“/”为下列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善 哉 乎 鼓 琴!巍 巍乎 若 太 山。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_____ (2)处士笑而然之。(《书戴嵩画牛》) _____ 4.伯牙是传说中善弹琴的人,钟子期是善听音的人。与此故事相关的成语是_____,这个成语比喻:_____。 阅读。 书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身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 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5.《书戴嵩画牛》作者是_____,这个故事告诉:_____。 6.牧童“拊掌大笑”的原因是:_____ 这句描写体现(表达效果)了_____,很符合他的身份。文中的牧童(品质)具有:_____ 。 7.“处士笑而然之。”中处士笑的原因是_____,作用是_____。 8.作者引用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作用是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耕地的事应当要问农民,织布的是应当要问织工。古语强调了_____。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画鱼捉獭(tǎ) 魏明帝游洛水,,美净可怜,见人辄去。帝欲取之,终不可得。 侍中徐景山曰:“獭嗜鲻(zī)鱼,乃不避死。”画板作两生鲻鱼,悬置岸上,于是群獭竞逐,一时执得。 帝甚佳之,曰:“闻卿能画,何以妙也?”答曰:“臣未尝执笔,然人之所作,可庶几耳。”帝曰:“是善用所长也。” (选自《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 魏晋南北朝卷》) 9.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一时执得(déi) B.然人之所作(zuō) C.水中有白獭数头(shù) D.是善用所长也(zháng) 10.“臣未尝执笔”一句中“尝”的意思是哪一项?( ) A.姓 B.经历 C.曾经 D.辨别滋味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臣未尝执笔,然人之所作,可庶几耳。 _____ 12.徐景山是如何帮魏明帝捉到獭的?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记载,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锺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13.这首短歌中,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诗句是哪一句?( ) A.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B.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C.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D.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14.在这首短歌中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诗? _____ 15.“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 阅读理解 兄弟争雁 [明]刘元卿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①”。其弟争曰:“舒雁②烹宜③,翔雁燔④宜。”竞斗⑤而讼⑥于社伯⑦。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⑧索⑨雁,则凌空远矣。 【注释】①烹:煮。②舒雁:栖息的大雁。③宜:适合。④燔(fán):烤。⑤竞斗:争吵。⑥讼:诉讼。⑦社伯:社是古代地方行政单位,社伯是一社之长,相当于现在的村主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