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欣赏《三个和尚》教学设计 课题 欣赏《三个和尚》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分析 《三个和尚》这首民乐合奏曲选自同名幽默讽刺动画片。借用了“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民间谚语,这暗示出了人们对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关系的思考,讽刺了推卸责任的社会想象。音乐借助木鱼、堂鼓、坠胡、二胡等民间乐器,生动形象的塑造了人物的形象,烘托出了环境气氛。主题音乐为二段体结构,第一部分节奏紧凑,情绪轻快,坠胡的音色与木鱼穿插在其中。第二部分有二胡与三弦演奏。音色稍暗,节奏舒缓。整首乐曲运用乐器的音色变化刻画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段落衔接处用打击乐的敲奏或独奏乐器的简短经过句链接,手法简洁,音乐流畅,浑然一体。 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对通过欣赏乐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表达的不同音乐形象,鼓励学生探索视觉的艺术与听觉的艺术。艺术表现:通过体验法,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不同的乐器所表现出的不同音乐形象。创意实践:聆听音乐,能够分辨音乐中不同的乐器,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表演《三个和尚》。 文化理解:聆听音乐,理解音乐表现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习热爱劳动、互相谦让、互帮互助的良好作风 重点 能够认识、听辨堂鼓、木鱼、坠胡、二胡、三弦等不同的乐器。 难点 能够通过欣赏,体验不同乐器所表现得不同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导入今天的动画城节目又要开始了?看下面的图片猜猜看是什么动画片呢?《三个和尚》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这部动画片的片段吧。视频展示拓展延伸:请看过动画片的同学们谈一谈,这部动画片讲了什么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座小庙,有一天庙里来了个小和尚。他每天挑水、念经、敲木鱼,给菩萨案桌上的水瓶添水,夜里不让老鼠来偷东西,生活过得安稳自在。两个和尚(抬水喝):不久,庙里又来了个瘦和尚。小和尚叫他去挑水,瘦和尚最初去挑水了,但是后来看到小和尚在庙里清闲自在心想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 ,便要小和尚和他一起去抬水。这样总算还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后来,又来了个胖和尚。从此谁也不愿意挑水,三个和尚就没水喝了。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到最后干脆把菩萨面前的净水瓶里面的水抢着喝干了,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结果: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三个和尚这才一起奋力救火 ,大火扑灭了,他们也觉醒了。从此三个和尚齐心协力,水自然就更多了。听完故事,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部动画片的主题音乐《三个和尚》。板书课题:《三个和尚》 思考交流学生观看《三个和尚》动画片,讨论故事情节。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通过思考,引导学生探究课题。通过对《三个和尚》故事情节的讲解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下面课程的讲解。 讲授新课 歌曲导入。聆听乐曲《三个和尚》,想一想音乐与故事有什么关系?音乐的演奏配合了故事的发展。歌曲欣赏(1)请同学们认识、听辨下列打击乐器。响板堂鼓木鱼图片展示音频展示(2)聆听乐曲,请同学们分辨前奏使用了什么乐器?作用是什么?使用了堂鼓、木鱼暗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寺庙,人物是和尚。(3)请同学们分别聆听乐曲第一段和第二段,说一说两段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绪。第一段明快、活泼第二段舒缓、宁静。音频展示(4)请同学们认识、听辨下列民族乐器。坠胡二胡三弦图片展示音频展示(5)再次聆听乐曲,听一听乐曲中使用了几种乐器来演奏主旋律?分别是哪些乐器?有什么特点?三种尖细、明亮的坠胡暗哑、低沉的二胡粗犷、豪放的三弦(6)乐曲中不同的乐器分别描绘了什么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