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983019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9课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第2课时(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16239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守法,教案,2课时,维权,依法,9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第9课 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运用上网、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知道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以及未成年人享有的其他特殊权利;懂得在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2.道德修养:通过实地观察、交流访谈,知道作为公民应该做到守法不违法;了解校园欺凌造成的严重后果,能够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预防性侵害。 3.责任意识:学会在权利受到侵害时,保护自己,并及时寻求他人、法律专业人员以及有关部门的帮助;知道依法维权要有证据,逐步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2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数据、案例了解校园欺凌造成的严重后果,能够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重点) 2.实地观察、交流访谈,知道法律既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作为公民应该做到守法不违法。(难点) 3.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学会自我保护,提升意识,提高警惕,预防性侵害。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一些在学校里被欺负的事情,可以是亲身经历的,也可以看到的、听到的。 教学过程 一、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活动一 复习导入, 揭示课题 1.连线 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将情景与对应的相关法律用线连起来。 2.学生交流并说明理由 3.小结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法律从各个方面,对公民的权利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当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的权利。 4.揭示课题 法律既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惩处,这节课我们就来聊一聊守法不违法。 (板书: 9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守法不违法) 二、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 活动二 故事导入,明确违法犯罪需担责 1.出示 出示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的图片。 2.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后来被送进青少年管教所,这是为什么呢?请你们猜测一下。 预设1:这个男孩是不是结交了不好的朋友被带坏了,导致犯罪。 评价:没错,结交朋友确实要慎重。 预设2:是不是后来父母离异了,没有人管他,他就学坏了,走上了违法的道路。 评价:有这个可能,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案例。 预设3:有可能他被别人诱骗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违法犯罪了。 评价:不懂法确实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更何况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对事物的认知不够全面,容易被坏人利用。 3.交流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录音。(将教材第86页“活动园”的内容录制成音频) (1)交流:为什么杜某会被送进少年管教所? 预设:杜某因盗窃被公安局收容教养一年。 小结:由政府收容教养是法律针对杜某实施盗窃的不良行为采取的措施之一。 (2)再读杜某的故事,思考:杜某实施了哪几类不良行为? 预设:杜某打架、骂人,欺负同学;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盗窃。 (3)杜某的不良行为分别受到了哪些惩处?请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学习单。 学习单 程度 不良行为 处理措施 黄灯 红灯 褐灯 按照由轻到重(黄灯、红灯、褐灯)的顺序对杜某的不良行为进行排序,并填写相对应的处理措施。 (4)交流学习单。 预设1:杜某打架、骂人,欺负同学,程度较轻,填入黄灯行,处理的措施是老师批评、父母管教。 预设2:杜某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程度较严重,填入红灯处,处理的措施是派出所对他进行了治安处罚。 预设3:杜某因盗窃被公安局收容教养一年,情节严重,应填入褐色一行。 学习单 程度 不良行为 处理措施 黄灯 打架、骂人,欺负同学 老师批评、父母管教 红灯 拦截、殴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 派出所治安处罚 褐灯 盗窃 公安局收容教养 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