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21386

【核心素养目标】5.6 追赶小明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2632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核心,素养,目标,追赶,小明,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6 追赶小明教学设计 课题 5.6 追赶小明 单元 第5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后的延伸,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中的追及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利用方程解决此类问题,帮助学生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清晰地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使学生明确方程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为以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基础,这也正体现了数学教学前后的联系,由浅入深,由知识的掌握到能力的提升的规律,虽然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但却蕴含着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般,以及抽象、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在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核心素养分析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探索与交流以及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 1.能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解决问题,熟悉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从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换.2.经历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画“线段图"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重点 分析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行程问题。 难点 利用线段图分析行程问题,寻找等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填空:1.若小明每秒跑4米,那么他5秒能跑_____米。2.小明用4分钟绕学校操场跑了两圈(每圈400米),那么他的速度为_____米/分.3.已知小明家距离火车站1500米,他以5米/秒的速度骑车到达车站需要_____分钟。如图,AC=AB+_____,CD=AD-_____;AD=_____+_____+_____.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引进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讲授新课 1.相遇问题爸爸和小明每天早晨坚持跑步,爸爸每秒跑6米,小明每秒跑4米。如果他们站在百米跑道的两端同时相向起跑,那么几秒后两人相遇?你能画出线段图吗?等量关系:爸爸的路程+小明的路程=100米解:设x秒后爸爸和小明相遇。根据题意:4x+6x=100 10x=100 x=10答:爸爸和小明10秒后相遇。在审题过程中,如果能把文字语言变成图形语———线段图,即可使问题更加直观,等量关系更加清晰. 我们只要设出未知数,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便可以得到方程.【总结归纳】相遇问题是比较重要的行程问题,其特点是相向而行。如图(1)就是相遇问题,图(2)也可看成相遇问题来解决。相遇问题中的相等关系:①甲、乙的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②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总路程,即S甲+S乙=S总;③甲用的时间=乙用的时间。2.追及问题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m的学校上学. 一天,小明以80m/min 的速度出发,5min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 于是,爸爸立即以180m/min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分析:当爸爸追上小明时,两人所行距离相等.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抓住这个等量关系.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 x min.解:(1)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 x min.根据题意,得 180 x = 80 x + 80×5.化简,得 100 x = 400. x = 4.因此,爸爸追上小明用了 4 min.(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解:180×4 = 720 ( m ),1 000 - 720 = 280 ( m ).所以,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 280 m.【总结归纳】追及问题的特点是同向而行。追及问题有两类。(1)同时不同地(双方行驶所用的时间相同,行驶的路程却不同)等量关系:乙的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