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45977

【校园安全】《打击违法的校园欺凌和暴力》-主题班会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班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228482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校园,安全,打击违法的校园欺凌和暴力,主题,班会,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如何应对校园 reject school violence 教师 时间 2022 前言 一份对15个省市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36%的在校学生被抢劫伤害等暴力犯罪侵害过。而说起“有没有被人欺负的经历”时,则约有70-80%的学生均受过同学的欺负,大多数是受过身体上的侵犯。有的是被别人故意撞倒,有的被同学用铅笔戳过眼睛,有个子小的同学曾经被个子大的同学一把抱起来,然后突然放手摔到地上等等,形式很多。还有些就是物品的侵犯,铅笔被人拿走,书包被同学藏起来等。被冷落也被看成是受欺负的一种形式。 如此的高发率其实与青少年身心特点有关,青少年身心发展中呈现的一些特点,使他们易成为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的影响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校园欺凌主要表现是欺负弱小的同学,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不管是暴力还是欺凌,都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心理问题 影响健康 影响人格发展 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 (常常逃学、对老师不恭敬、寻求黑社会报复等)。 校园暴力主要类型 打架、欺负弱小同学。甚至伤害老师。 肉体伤害 马加爵事件 校园凶杀 如高年级或辍学在家的在校园周边对弱小同学实施的一种以价钱为接口的抢劫行为。 校园抢劫 此类暴力一般多发于团伙,表现为对女同学的性方面的侮辱。 校园性侵犯 校园暴力越来越集体化,而更多地带有黑社会性质。如帮派、收取保护费等等具有组织形式的校园暴力。 校园黑社会 什么样的孩子易成为 欺凌者 典型欺凌者具有以下人格特征: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理心;得到部分朋辈的认同,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而一些孩子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嘲笑受害者无用,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者,则易成为被动欺凌者。易受侵害的孩子往往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性格缺陷,而孩子人格的形成受家庭影响最深切。只有合格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孩子。 典型欺凌者具有以下人格特征: 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理心;得到部分朋辈的认同,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而一些孩子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嘲笑受害者无用,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者,则易成为被动欺凌者。易受侵害的孩子往往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性格缺陷,而孩子人格的形成受家庭影响最深切。只有合格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孩子。因此,受害儿童大多来自以下家庭。 暴力欺压他人 1 以自我为中心 2 缺少同理心 3 性格缺陷 4 欺凌者的主要表现 爱出风头喜欢逞强 独立意识建立,期望别人把自己看成大人;爱出风头,喜欢逞强,希望充当伙伴崇拜的“老大”。在该心理驱使下,易以暴力挑衅来获得成就感,满足虚荣心。另一些青少年则相反,心理脆弱,自我防护能力差,受暴力侵害时选择忍气吞声,“受点皮肉之苦可消灾”,助长校园暴力行为的滋生蔓延。 易冲动,判断事物不客观 易冲动,判断事物不客观,处理问题带情绪,自控能力差,易受情境影响。 自我意识较强 自我意识刚刚形成,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和社会角色的矛盾冲突。此时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能使自己看到希望。然而,他们从小到大,无时无刻不处于有形/无形竞争压力下;加上其他方面的困扰,压力日积月累,精神得不到松弛调整,思想苦闷,易把压力转向对他人和社会实施攻击。 欺凌者的主要表现 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 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这些集团容易在不良头目带领下发展成反社会团伙,“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