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我们的传统节日 湘科版 三年级 教学目标 01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等相关知识; 02 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培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认识到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03 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树立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新知导入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每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的情趣、丰厚的底蕴。 你知道我们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 这些传统节日都是哪一天呢?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新知讲解 要了解传统节日,我们可以请教家长和老师,也可以去图书室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有关传统节日的内容可多呢!大家来议一议,哪些问题我们可以进行研究 传统节日的由来。 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 传统节日有哪些纪念意义? 活动准备 新知讲解 传统节日是怎样过的? 传统节日的诗词有哪些? 我们还可以研究哪些? 新知讲解 春节 贴春联、守岁、放鞭炮、吃年夜饭、压岁钱、 元宵节 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等 清明节 扫墓、荡秋千、射柳、踏青 中秋节 吃月饼、赏月、燃灯 节日名称 节日习俗 说一说自己熟悉的传统节日 贴福字等 新知讲解 活动实施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特别丰富,如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国家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它还与湖南省的汨罗江有关联。 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什么会选在这一天呢?我们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端午节的起源。把自己查阅到的主要内容及时地记录下来。 新知讲解 据说屈原自投汩罗江后,人们哀悼他,怕他的尸体给鱼龙吃掉,每当这天都用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到汉朝建武年间,传所投之物实蛟龙所窃,于是划龙船赶走蛟龙,再用树叶包粽子并以五色丝带缚绑,这为蛟龙所惮惧,投入水中方能见效。因此,端午节人们划龙船、包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此传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包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习俗。 查阅资料,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 端午节的起源 新知讲解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查阅资料,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 屈原 新知讲解 走访调查周边的居民是怎样过端午午节的。 吃粽子 赛龙舟 悬艾叶菖蒲 新知讲解 把自己了解到的端午节习俗记录下来,最好能够把这些习俗形成的原因整理出来。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赛龙舟 产生这些习俗的原因: 赛龙舟的目的意义全国各地都大同小异,都与纪念屈原有关,吴川亦不例外,但吴川人扒龙船还有赶“鬼”驱邪的意思。吴川江河湖海众多,以前水利设施落后,经常有水灾水患,古人以为有“水鬼”河怪作祟,因而五月初五想通过扒龙船来赶走“水鬼”,驱邪消灾,以求得平安。 新知讲解 把自己了解到的端午节习俗记录下来,最好能够把这些习俗形成的原因整理出来。 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吃粽子 产生这些习俗的原因: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