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一曲生命的悲歌 《虞美人》 李煜 法国诗人缪塞:“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王国维 虞美人———词牌名 1、在四面楚歌时,虞姬在垓下拔剑自刎。 2、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 3、虞美人在古代寓意着生离死别、悲歌 。 知人论世 命如玄机 1、生于七夕,亦亡于七夕。 2、史载其“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是君王之相。 3、身为一国之君,他没有成就一生霸业,成为一代明主,反而沦为阶下之囚,为人所害。却因词曲方面的巨大成就,被人尊为“百代词宗”、“千古词帝”。 4、所以有人评说他“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始工”。 也有人说他“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 5、“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之作及永叔、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人间词话》 6.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渌水亭杂识》 李 煜 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两年后,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了宋太宗,不久,李煜饮所赐牵机药酒被毒死,该词便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披文入情 如果用词中的一个字概括诗歌的情感,应当是哪个字? 作者是如何表现“愁”的? 词人是 来写“愁”的? 如何 意象 春花,秋月,雕栏,玉砌,一江春水 春 花 秋 月 何 时 了 春花秋月,美景当前,谁人不爱,但作者为何偏偏诘问苍天“何时了”呢? 春花秋月图 春花最美,秋月最亮,春花秋月总是和最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但一个被囚禁的亡国之君,要忍受无尽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可见绝望悲苦之极。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 物质上:锦衣玉食、后宫佳丽、一国之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 精神上:欢乐、自由、尊严、生存的安全感 小 楼 昨 夜 又 东 风, “又东风”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故 国 不 堪 回 首 月 明 中 “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小楼东风图 故国月明图 词中出现“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固定的涵义吗? 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雕 栏 玉 砌 应 犹 在, 只 是 朱 颜 改 “朱颜”的含义是什么 后宫佳丽的容颜, 词人的容颜, 国家的容颜。 改变的仅仅是“朱颜”吗? 朱颜 (经历风吹雨打) 地位 (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 心情 (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 合作探究 词中有三度对比,找出来,看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永恒的“春花秋月” 今非昔比的“往事” 年年到来的“东风” 不堪回首的“故国” 应犹在的“雕栏玉砌” 已改的“朱颜” 不变的“外物” 巨变的“人事” 物是人非之痛 三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