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金属的锈蚀和防护 练习 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下册 一、单选题 1.某同学根据铜锈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引起金属铜锈蚀的因素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应该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丁 D.丙和丁 2.铁制品通常比铝制品更容易锈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B.铝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 C.锈蚀的铁制品无回收价值 D.自行车链条涂油有防锈作用 3.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4.下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 B.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 5.《天工开物》对钢铁冶炼过程有如下记载。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垦土拾锭”: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B.“淘洗铁砂”: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能溶于水 C.“生熟炼铁”:冶炼铁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锤锻成钢”:生铁高温锻打成钢,碳元素含量升高 6.铁在海水中容易被锈蚀、通常在轮船的吃水线以下焊接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用于保护铁质船壳。该金属块的材料可以是 A.金 B.银 C.铜 D.锌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钉是由铁合金制成的 B.根据甲图,铁钉生锈过程中O2体积不变 C.根据甲图,铁钉在潮湿环境更容易生锈 D.根据乙图,铁钉生锈过程中温度升高 8.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与防护解释不合理的是 A.在001A型国产航母金属外壳覆盖涂料,主要是为了美观 B.用“烤蓝”的方法处理钢铁表面,可减缓钢铁的腐蚀 C.用铝合金制造国产大飞机C919机壳,是利用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 D.切菜后的菜刀用清水洗净擦干,可减缓菜刀生锈 9.线上学习,居家实验。小明用三枚洁净无锈的铁钉,设计如右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B.只有甲试管中的铁钉有明显锈迹 C.乙丙两支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D.实验表明铁生锈是铁与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10.工业炼铁的部分反应如下所示,则( ) O2CO2COFe A.X可以是木炭 B.X与CO都具有氧化性 C.③反应后的尾气可直接排放 D.Y中铁元素以游离态存在 二、填空题 11.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已经开始海试,制造航母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_____。 (2)航母的航电系统使用铜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性。 (3)制造航母使用锰钢而不用纯铁,是因为锰钢比纯铁_____。 (4)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其与_____接触而锈蚀。 (5)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除Fe和ZnSO4溶液外,还需选用的试剂是_____。 12.丰富多彩的中华文物铭刻着中华文化的脉络、记录着中华文明的传承。 (1)认识文物:青铜是铜与锡的合金。青铜硬度_____(填“大于”或“小于”)钝铜。 (2)文物锈蚀:汉代铁剪锈透斑斑(如图所示),其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3)文物修复:含六偏磷酸钠【化学式为(NaPO3)6】的敷贴可使青铜器表面附着的土壤硬结物软化清除,该物质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去除文物上铁锈的步骤之一是将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用氢气在一定温度下还原成氧化亚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三、推断题 1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