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176405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399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美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 画家笔下的质感,教学设计
  • cover
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质感(一) 湘美版七年级下册 类型:绘画 课时: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让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并形象地描绘物体表面质感给予我们的触觉感受和视觉感受。 2、 能够运用绘画手段表现出自己喜欢的物品的质感。 3、 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发现和感受物体质感之美。 学习重点:感受不同质感的表达对作品主题传达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如何用线与形状表现物体的质感。 二:学情分析: 我校七年级学生多数来自农村,见到的天然物品比教多。要是课堂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描绘出自己喜爱的物品质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一次很好的经验体会。教师要紧紧抓住每一次机会,帮助他们建立绘画自信心,将是对学生的未来的学习及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力图抓住本课的重点,让学生利用线和形状来描绘物体的质感。这也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也是符合大纲的要求。 三:学习方法: 演示法、师生互动、提问、组织教学观看动画创设情境等。 四:教具准备: 粉笔、铅笔、橡皮、毛笔水粉等。 五: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上课:同学们早上好 !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共同学习,希望你我今天都有收获。 (二)讲授新课: 一、情境教学: 1.小游戏: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物品,让学生上前来摸一摸,说说他们是什么物品?给你什么感受呢 生: 有羽毛,石头,树皮等。并说一说它们的感受? 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学生回答是通过触摸质感感觉到的。 教师总结:质感有硬的有软的。有细腻的有粗糙的。同时,质感还可分天然质感和人工质感。都要仔细观察。 引出本课主题质感。 提:1:什么是质感? 学生讨论后一起朗读课件上的答案:即质感就是物体特质给我们的真实感受。 提问2: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画家笔下的质感和质感有什么不同? 朗读答案: 在造型领域里指艺术家利用什么技术和方法来塑造物体的真实感。 2.走进大师 多媒体展示齐白石的作品《虾》;徐悲鸿的作品《奔马》;梵高作品《向日葵》及丢勒作品《老人像》。让学生感受一下大师的风采。并说说他们都是利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塑造质感的? 学生给出答案:国画,油画及素描。那么,我们还知道可以利用什么来表现作品呢? 比如:水彩,水粉,彩铅等等。 提问3:这些作品都用了哪些绘画元素来表现的? 线,形状,色彩,明暗等。告诉学生今天的重点就是学习如何利用线和形状来表现质感。 二、讲授新课: 1.如何用线 教师示范: 教师利用缓慢的速度画一条横线。 教师利用较快的速度画一条横线。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师利用缓慢的速度画一条曲线。 教师利用较快的速度画一条曲线。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 最后教师利用有轻有重的笔触画一条比较粗糙的线。比一比感觉相同吗? 总结:直线表现坚硬的物体。曲线表现柔软的物体。轻重不同的线表现粗糙的物体较好一些。不同才料不同笔触表现的效果都会不同。告诉学生平时多观察多练习多积累经验。 教师强调:线条的快慢薄厚叠加等叫笔触,能很好的表现质感。 2.欣赏油画作品《记忆的永恒》油画 达利 西班牙 让学生仔细观察作品中有什么奇怪的现象? 学生回答:看到改变质感的钟表。这些坚硬的钢和光滑的玻璃变成比较柔软的物体。这是怎么做到的? 小结:这是利用改变形状完成的。 教师讲解:物体形状的改变一定要注意转折处的细节描写。转折处物体的薄厚新旧都能很好的表现质感。 3.教师示范,学生感受。 讲授画家表现质感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油画作品《冠军的诞生》欣赏总结答案:作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作品的主题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三、尝试练习:(插入背景音乐) 学生按照课本,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临摹下来。教师提醒学生进行小组配合练习。学会互帮互助。 四、作品展示: 学生把各组的作业贴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