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181154

【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物理模块(八):浮力(1)【word,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0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58次 大小:9138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案,word,浮力,模块,备考,物理
  • cover
一、浮力定义与产生原因 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就称作浮力。浮力方向为竖直向上(与重力方向相反),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 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即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为浮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_排开液体的重力。 数学表达式:F浮=G排=m排g=ρ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物体在液体和气体中所受的浮力计算。 由公式可知浮力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注意】液体对物体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 1.假设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只受浮力和重力时,如图所示,比较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与重力G的大小可判断物体的浮沉状况。比较物体密度ρ物与液体密度ρ液也可判断。反之,通过观察物体的浮沉状况,可以判断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与重力G的大小、物体密度ρ物与液体密度ρ液的大小。 当物体处于如下五种状态时,存在下列关系: 上浮 下沉 漂浮 悬浮 沉底 F浮>G F浮<G F浮=G F浮=G F浮+N=G 实心体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V排<V物 ρ液=ρ物V排=V物 ρ液<ρ物 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不断改变),受力不平衡 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 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处 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 处于静态,受平衡力作用 2.漂浮问题“五规律”: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其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四、浮力的计算 1.浮力计算的一般过程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2.计算浮力的主要方法 (1)二次称量法: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与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差值等于浮力。计算公式:F浮=G-F拉。 (2)阿基米德公式法:F浮=G排=ρ液V排g。多数浮力计算需用该公式进行计算。 (3)上、下表面压力差法: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减去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即为浮力。公式:F浮=F向上-F向下。如图所示:(注意该方法所涉及题多数有一定难度) (4)受力分析法: ①如果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物体只受重力和浮力作用且二力平衡,则F浮=G物,如图甲所示。 ②如果物体用一绳子向下拉住浮于水中,则F浮=G物+F拉,如图乙所示。 ③当物体沉底时,则F浮=G物-F支持,如图丙所示。 例1、如图所示容器中,底部和侧壁分别有木塞a和b,且a、b在水中体积相等,则( ) A.只有a受到的浮力为零 B.a,b受到的浮力相等 C.b受到的浮力大 D.a,b塞受到的浮力均为零 例2、柯南帮爷爷浇菜园,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试验结束后,柯南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h 为金属圆柱体浸入液体的深度),如图所分析图象可知: (1)曲线_____(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拉力的变化情况。 (2)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N,金属圆柱体全部浸入液体时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