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41张PPT。【大纲版】课堂新导航配套课件高二语文上册第3单元12泪珠与珍珠十二 泪珠与珍珠名句品读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 经典美文赏读十二 泪珠与珍珠基础知识梳理文本预习必知文本解读探究高考真题演练知能优化训练文本预习必知作家作品 琦君(1918~ ),原名潘希真,女,浙江永嘉人。30年代末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1949年赴台湾。主要散文集有《烟愁》《红纱灯》《三更有梦书当枕》《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等。写作背景 琦君创作丰富,其内容主要表现怀乡忆旧、生活感触、海外游踪等主题。其中以回忆童年在大陆的生活点滴、亲人故旧的言谈笑貌最为生动真挚,饶有兴味。流露在其中的思乡怀旧、别离伤逝的淡淡哀愁,令人慨叹惋惜,在其行云流水的文字中,洋溢着温柔敦厚的情怀和淡雅素朴的意境。《泪珠与珍珠》作于1988年,写对求学年代诗一般的回忆,对师长挚友的深沉的怀念。知识链接 1.琦君谈创作 我是因为心里有一份情绪在激荡,不得不写时才写,每回写到我的父母、亲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又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不再笑,我宁愿搁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思念也就与日俱增了。2.蚌中之宝———珍珠 璀璨晶莹、玲珑剔透的珍珠,原产在自然生长的蚌类体内。紧贴蚌壳有一层薄膜,称为外套膜,能分泌出一种珍珠质。当蚌壳和外套膜之间偶然侵入泥沙、寄生物等“异物”后,它们会和外套膜上皮细胞的一部分同时陷入结缔组织。由于上皮细胞的作用,形成珠囊,包围异物,并不断分泌珍珠质,于是形成了珍珠。人工培育珍珠就是利用这个原理,人为地往蚌贝里移植“异物”,促使它多产珍珠。我国淡水水域里栖息着上百种蚌类,可以用作淡水育珠蚌的只有三角 蚌、褶纹冠蚌、背鱼无齿蚌和圆背天齿蚌等几种。人们在适当的季节,取出河蚌外套膜的外表皮,剪成正方形的小片,作为“异物”插入育珠蚌的体内,养育2~3年,便能采收珍珠。人们发现珍珠的色泽与水中所含不同金属元素有关。如含锰多的水中,珍珠色泽会呈现出粉红色、 白色;含铜和银多的水域中,珍珠会呈现出黄色;含钠和锌多的则为肉色、粉红色等。我国还研究培育出价值更高的“象形珠”和“夜明珠”。夜明珠能在黑暗里和夜间发出奇妙的磷光和荧光!基础知识梳理文本解读探究内容剖析 一、辨识主题 本文通过大量的诗文典故及现实例子,形象而辩证地阐述了苦难使心灵更加温厚的哲理,启迪我们要正确看待和面对苦难,把它看成是使我们心灵变得仁慈、宽厚的一剂良药。二、理清结构三、探究重点 1.题目是“泪珠与珍珠”,泪珠和珍珠之间有什么关联?琦君从几个角度来写泪珠? 分析:书中写到的眼泪有:骨肉分离的眼泪、亲子的爱怜之泪、生命的奋斗之泪、不为一己的慈悲之泪、为人类献身的感恩之泪。分为三个层次来写:一己之泪、思乡之泪、人类之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同时,作者运用比喻,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