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184789

8灯光同步练习(有解析)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186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灯光,同步,练习,解析
  • cover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8*灯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千钧一发”比喻情况万分危急。下面几个词语与“千钧一发”意思不相近的是(  ) A.迫在眉睫 B.安然无恙 C.九死一生 D.危在旦夕 2.“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 ) A.突击连在这一次围歼战中能迅速攻破守敌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 B.战争胜利了,全国人民都解放了。 C.战争胜利了,人民能过上安宁生活,孩子们都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 3.关于课文中对“灯光”“火光”的描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对灯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先烈深深的怀念和对自己战时生活的怀念。 B.文章对书上插图中灯光的描写,表现了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C.文章写战场上的火光———郝副营长点燃书本产生的那一簇微弱的火光,旨在歌颂郝副营长舍身为部队照亮道路的伟大壮举。 D.文章最后对灯光的描写,表达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数不清的烈士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4.整体感知 《灯光》采用(  )的方式开头, 由广场上的灯光写起, 中间叙述过去的事情, 结尾又写到广场上的华灯。文章前后照应, 结构严谨。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照样 宏伟 赞叹 B.猛烈 歼围 茂密 C.功破 指挥 电钮 D.憧憬 焦急 狙击 二、填空题 6.理解句子。 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1)课文中与画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是: _____ (2)这两句话寄托了作者的哀思与愿望:无论过去多长时间,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都不能忘记_____ 7.理解句子并填空。 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年轻的战友”指的是_____,“_____”是幸福安乐生活的象征。这句话由衷地赞叹了_____。 三、语言表达 8.句子作坊。(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 _____ 2.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写句子) _____ 9.在天安门璀璨的花灯下,“我”想对“我”的战友说些什么? 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①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围墙里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②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10.请概括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_____ 11.第②段运用的叙述方式是(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12.填一填。 这点微弱的光是_____点燃的,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13.第②段中“举得高高的”,表现了什么? _____ 课外阅读。 七根火柴(节选) 王愿坚 那同志一只手哆哆嗦嗦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一共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询问地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