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221925

苏少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4课 亲昵》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0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375239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苏少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14课 亲昵,教学设计
  • cover
亲 昵 --苏少版三年级上册第十四课《亲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亲昵》是九年义务教育苏少2011课标版三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范畴。 本课的教学紧密联系生活,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环境,通过视频、照片、范画和大师作品的欣赏,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了解和运用不同的绘画方式表现亲昵姿态结构与特点,表达心中的情感,体会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多次在美术课上接触人物的表现,有一定人物造型基础和能力,但想表达真实生活的同时也表现出他们观察和绘画方法的缺乏,使得他们在表现上感到无力,表现的人物动作姿态不够生动,造型缺乏变化。另一方面,他们正处于绘画的意向期向写实期的转变,努力向自然学习,好奇心、接收力都很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活动中逐步理解“亲昵”的内涵,激发情感冲动,产生创作欲望。由“感觉———感知———感受———感动”的内化过程,向“表———表述———表现———表达”的外化过程进行转换。了解绘画不同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视频欣赏、情感交流,欣赏照片和画家作品,学习借助照片或图片素材,用不同的绘画形式表现人物亲昵姿态关系的结构与特点,塑造人们之间的亲昵关系,体会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提升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各种有益的感知和体验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理解“亲昵”的内涵,感受亲情、友情,激发情感冲动,带着情感表现以人物为主题的作品,学会释放、表达爱心爱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活动、欣赏、交流中认识、了解不同亲昵行为的形态特点,学会用不同的绘画方式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在创作中,学会表现人物亲昵时的表情、姿态、组合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绘画工具、教学课件、教师范画、 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亲情的照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视频欣赏,体会亲情 1、师:同学们,课的开始,请大家跟随老师一道欣赏一段温馨的视频,看看给你什么样的感受?PPT播放温馨的公益广告视频:一位小姑娘在妈妈的关爱下成长。 画面温馨、音乐舒缓。 2、师:谁能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们表达自己的感觉。 3、师:是的,我也爱我的儿子,这是我把他抱在怀中,并用画笔记录了下来。(出示图1) 师:“《诗经.大 序》中说 : 情动于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我们常常会用“抱一抱” “亲一亲” “摸摸头” 的肢体语言表达爱。(出示关键词板书 图2) 4、师:这些动作表现了我们家人之间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回答:亲密、亲昵 师出示课题:亲昵 二、交流讨论,感受友情 1、师:刚才我们聊了和家人的感情,大家看,这都是谁?我课间拍你们一起游戏,你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又在窃窃私语,怎么这么亲密呢? PPT依次出现教师课前抓拍的学生照片。(图3) 2、学生说说和同学当时在做什么?什么样的心情? 3、师:大家因为喜欢同学,所以就这样搂着、抱着,表达我们的友情。其实,老师也非常的爱你们,你们感觉到了吗? 学生说说教师如何表现对他们的爱,感受师生情。 4、师:说得太好了,我们都彼此喜欢同学、老师,现在就让我们抱抱你身边的同学,让我们感受一下彼此的友情和关爱吧。 学生互相拥抱,感受,师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拥抱。 【设计意图】 尹少纯在《谈美术教育》中认为:学生对远离他们生活经验,与他们的生活没有多大用途的美术内容不敢兴趣。因此,视频导入创设了温馨的情境、教师和儿子的照片、学生的照片都来自生活中的随拍,使学生体会到绘画素材就在自己身边,爱就在身边,奠定了课的温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