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238935

冀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十三课 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11-13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25446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2张,课件,敦煌石窟,灿烂,美版,辉煌
  • cover
(课件网) 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 大型舞剧《丝路花雨》,是甘肃敦煌戏剧院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 敦煌莫高窟:建于前秦(公元366年)直到清代。建窟时间最早、洞窟数量最多、艺术品最丰富:735个洞窟,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00多身。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代印度。创建者是释迦牟尼,又称佛祖。因为佛教的教义是:宣扬“丛生平等”,因果报应,主张用自我解脱的方法消除烦恼,并且忍耐顺从。 佛教这些逃避现实、否定斗争的主张,受到统治阶级的欢迎。 佛教在汉朝的时期传入中国的西域,而敦煌是古代西域的咽喉,因为统治者阶级崇信佛教,因此,起源于印度的石窟寺就在这个重要之地发展起来,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到隋唐时期莫高窟更是兴盛 。 敦煌石窟的艺术内容就是描写神的形象、活动,尤其在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的苦难年代,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心灵,是一种慰藉和寄托。敦煌石窟艺术体现了古代匠师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不仅是艺术,也是历史。 1、佛像画。包括各种佛。 2、故事画。宣传佛法,把抽象、深奥的佛教经典用通俗的形象 灌输给群众。 3、经变画。利用绘画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 4、供养人画像。在石窟内画上出资建造石窟人的肖像,并把他们的家族、亲眷和奴婢也画上。 5、山水画。遍布画窟,大多与故事画和经变画融为一体。 “我们初到这里时,窟前还放牛羊,洞窟被当做淘金人夜宿的地方。他们在那里做饭烧水,并随意破坏树木。洞窟中流沙堆积,脱落的壁画夹杂在断垣残壁中随处皆是。洞窟无人管理,无人修缮,无人研究,无人宣传,继续遭受着大自然和人为的厄运。”这是常书鸿等人初来莫高窟时见到的场景,他的回忆文章保存了这一珍贵历史资料 敦煌石窟保护与研究的奠基人,敦煌艺术 研究所所长。 百年敦煌莫高窟大事记 1900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千年经卷文书数万卷。 1905年,俄国奥勃鲁切夫强行换走莫高窟经卷文书两包。 1907年,英国斯坦因骗去莫高窟经卷、文书24大箱,绘画绣品5大箱。 1908年,法国伯希和挑走藏经洞经卷等数千件。 1910年,敦煌知县奉命移送莫高窟经卷于北京。 1911年,斯坦因再临莫高窟,又骗得佛经600余卷,俄国人鄂登堡率团 至莫高窟,盗走经卷一批。 1921年,白俄军队数百人入侵莫高窟,对洞窟、佛像、壁画损坏极大。 1924年,美国华尔纳用化学胶布粘走壁画26幅,劫走彩塑数尊。 1925年,华尔纳去敦煌准备再剥壁画,遭当地人民反对,阴谋未得逞。 1935年,英国巴慎思拟去莫高窟盗画,被当地群众发现后潜逃。 1938年,陕西李丁聋去莫高窟临摹后,举行画展引起各世界关注。 1941年,张大千赴莫高窟临摹壁画。 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常书鸿任所长。 1949年9月28日解放军进入敦煌,解放莫高窟。 从1944年至今,敦煌保护事业先后经历了文物保护、抢救加固、和科学保护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就是敦煌保护的三大跨越。下图为敦煌专家在修复壁画。 白衣佛 北魏 254窟 菩萨 北魏 435窟 阿修罗 西魏 249窟 化生龛楣 西魏 249窟 窟石形制 428窟 彩塑 北周 卢舍那佛 428窟 彩塑 乘象入胎 278窟 隋 供养牛车、马、山林 303窟 隋 阿弥陀经变 盛唐 菩萨 320窟 盛唐 东方天王 五代 观音经变海船 局部 五代 供养菩萨 元代 观音 元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