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教版(2017) 四年级下册 第4单元 地球上看到的光和影 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下,可能出现彩虹的是( )。 A.下雨 B.沙尘暴 C.炎热的天气 D.雨过天晴 2.夜空中最亮的天体是( )。 A.地球 B.太阳 C.月亮 3.关于月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本身能发光 B.月球表面较亮的区域一般是盆地 C.月相变化每隔29.5天会出现一次 4.日晷的晷针要朝向( )。 A.赤道 B.南极 C.北极 5.地球上看,月球的亮面每天都在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形成月相变化的现象。这种变化每隔约( )天就会出现一次,这个周期就是“朔望月”。 A.29 B.29.5 C.30 6.月相变化的周期(两次月圆间隔的时间)约为( )。 A.30天 B.29.5天 C.29天 7.下弦月对应的日期大约是农历( )。 A.初二 B.初九 C.二十二 8.农历8月15日的月相是( )。 A.蛾眉月 B.上弦月 C.凸月 D.满月 二、填空题 9.古人很早就发现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有规律地( )着,并利用这个规律发明了计时工具———( )。 10.月光是月球反射的( )。太阳总是照亮半个( ),但我们看到的月相却有( )变化。 11.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_____,环绕着太阳这颗_____在不停地运动。月球是地球的_____。 1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与_____ 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关;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_____。 三、判断题 13.地球上的光主要来自电灯。( ) 14.汽车的后视镜利用了光的反射。( ) 15.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的方向无关。( ) 16.太阳可以照亮整个月球。( ) 17.皮影戏是投影在生活中应用的事例。 ( ) 四、简答题 18.科学家说,月球本身不会发光,请你解释月光是如何产生的? 19.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五、实验题 20.材料1:某科学小组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阳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下表是他们在4小时内测量的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从北京时间上午9:30开始记录第一次影长,然后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长(厘米) 90 60 45 35 30 25 30 35 45 记录时间 9:30 …… …… …… …… …… …… …… 13:30 根据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观察上表,在这段时间里,影子最长是北京时间_____时:第_____次影子最短,是北京时间_____ 时。 (2)总结这段时间影子长度变化的规律:_____。 六、综合题 对于光,我们都很熟悉,如阳光、月光、灯光等。在光的照射下,物体会产生影子。现将木块放在桌面上,用手电筒(模拟太阳)从早到晚不同的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①②③④⑤)照射木块(如下图所示),影子会出现不同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21.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就有了影子,影子的形成需要的条件是( )。 A.阻挡物和光源 B.光源和屏 C.阻挡物、屏和光源 22.对比手电筒从位置①②和④⑤照射木块可发现,影子总是在( )。 A.木块背光的一面 B.木块向光的一面 C.不确定 23.对比手电筒从位置①和③照射木块可发现,影子的长短随着光源照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光源直射时,影子( )。 A.最长 B.最短 C.没有变化 24.木块位置保持不动,把手电筒的位置①、②、④、⑤与木块的距离拉远一倍,则木块的影子会( )。 A.变大 B.变小 C.没有变化 25.用手电筒模拟太阳从早到晚在天空中的位置①②③④⑤照射木块可发现,木块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 A.短→短→长 B.短→长→长 C.长→短→长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B 6.B 7.C 8.D 9. 变化 日晷 10. 太阳光 月球 圆缺 11. 行星 恒星 卫星 12. 太阳 太阳光 13.× 14.√ 15.× 16.× 17.√ 18.月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