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07935

【备考2023】浙教版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化学模块(四):质量守恒、二氧化碳的制取【word,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4-06-0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5次 大小:5672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案,word,制取,二氧化碳,守恒,质量
  • cover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宏观表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3.普遍性: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适用性:质量守恒定律对化学反应有意义,对物理变化无意义。 5.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或分子数守恒。 6.质量分析:在反应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包括过量的反应物质量。 二、二氧化碳性质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经过压缩的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 2.化学性质: (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3)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碳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但碳酸不稳定,见光、加热都会分解,使二氧化碳逸出:H2CO3△CO2↑+H2O。 三、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 1.工业制法:CaCO3CaO+CO2↑ 2.实验室制法: a.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注意:不能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CO2不纯;也不能用硫酸,因为反应产生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阻止碳酸钙跟硫酸反应)。 b.装置: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不加热(如图所示)。 c.步骤:(略)。 d.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3.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石灰水,若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四、臭氧层、温室效应 臭氧层作用: 臭氧能杀死细菌和病毒,臭氧层可以把太阳辐射中的致命的紫外线转化为热,从而阻止了高能紫外线直接射到地面上危害生命。 温室效应原因 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再加上森林面积因乱砍滥伐而急剧减少,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较快。 温室效应是保证地球上的气温适于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适宜的温室效应对于人类和各种生物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但温室效应可使大气温度过高,引起气候反常,给人类带来灾难。 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空气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煤、石油燃烧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 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控制污染源,减少废气的排放,提倡使用无污染能源,加强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积极植树造林等。 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 1.主要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状况”、“首要污染物”等。 2.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项目暂定为:SO2、CO、NO2、O3、可吸入颗粒物等。 例1、如图所示,向盛有某种液体的烧杯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液体发生了明显变化。烧杯中盛放的液体是什么呢?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澄清石灰水;乙同学认为:可能是蒸馏水;丙同学认为: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你认为三位同学提出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甲、乙和丙 例2、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牧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例3、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a、b、c、d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0 40 10 32 反应后的质量(g) 12 x 10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等于90 B.b可能是单质 C.c一定是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a与d的质量比为7∶8 例4、甲同学取某种氧化铜与炭粉的混合物样品 a g,加强热充分反应后,发现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再将反应后的固体与足量的稀硝酸微热[已知3Cu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