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10052

中职儿科护理课件(共45张PPT) 第十五章常见疾病患儿的护理

日期:2024-06-26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4864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护理,中职,儿科,课件,4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五章 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学时数:1学时 余测香 1.掌握小儿常见传染病(麻疹、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熟悉小儿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治疗原则和护理问题。 3.熟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临床特点、流行三环节、预防和护理管理。 4.了解小儿常见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和健康教育。 5.了解传染过程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主要内容 传染病总论 1 麻疹患儿的护理 2 水痘患儿的护理 3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护理 4 猩红热患儿的护理 5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儿的护理 6 传染病总论 【传染过程】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5.潜伏性感染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流行病学特征 4.有免疫性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3.人群易感性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温度、湿度及地理环境等。 2.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水平、公共卫生设施和劳动环境等。 【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1.潜伏期 2.前驱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传染病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应避免同患者接触 。 【传染病的护理管理】 1.建立预诊制度 2.及时疫情报告 3.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 4.日常护理 5.观察病情 6.心理护理 7.健康教育 二、麻疹患儿的护理 【病因与发病机制】 麻疹病毒经上呼吸道黏膜侵入后,在局部进行增殖并侵入血液,通过血液的单核细胞向其他器官传播,引起广泛的损害; 同时因免疫反应受到抑制,易并发支气管肺炎、喉炎或导致结核病复燃,并可使哮喘、肾病综合症的病情出现暂时缓解。 【流行病学】 麻疹患儿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至出疹后10天。 患儿口、鼻、咽、气管及眼的分泌物中均含有病毒,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经污染的玩具、衣物及生活用品等间接传播少见。 人群对麻疹普遍易感,接触后90%以上发病,病后获得持久免疫。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多见。 【临床表现】 (一)典型麻疹 1.潜伏期 2.前驱期(出疹前期) 3.出疹期  4.恢复期 (二)非典型麻疹 1.轻型麻疹  2.重型麻疹  3.异型麻疹  (三)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结核病恶化、营养不良和维生素A缺乏症等。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2.血清学检查 出疹1~2天内可从血中检出特异性IgM抗体,有早期诊断价值。 3.病原学检查 从呼吸道分泌物中检测或分离出麻疹病毒可做确诊。 【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 高热时用小剂量退热药,烦躁可予镇静药,剧咳可雾化或镇咳。 2.并发症防治 补充维生素A可减少并发症,有并发症时予相应治疗。 3.中药治疗 前驱期辛凉透表,出疹期清热解毒透疹,恢复期养阴生津为主。 【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 2.皮肤完整性受损 3.潜在并发症 支气管肺炎、喉炎、心肌炎、脑炎、结核病恶化等。 4.有传播感染的危险 与呼吸道排出病毒有关。 【护理措施】 1.控制体温 2.保持皮肤黏膜的完整 3.观察病情 4.预防感染的传播 【健康教育】 1.向家长介绍麻疹的病程、隔离时间、预后,大多数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能在短期内痊愈,消除家长对麻疹的恐惧心理。 2.指导家长正确地护理和消毒隔离方法,无并发症者可在家治疗护理,如出现并发症及时入院治疗。 3.教育家长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及时被动免疫或主动免疫。 三、水痘患儿的护理 【病因与发病机制】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上呼吸道侵入人体,在局部黏膜及淋巴组织增殖并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 若患者的免疫能力不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