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送 别 1. 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是? 2.是一种什么歌曲? 校园歌曲 3.什么是校园歌曲? 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创作。 什么学堂乐歌呢? “学堂”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学校。有了学堂后就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并开设了乐歌课,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音乐课。后来就把20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统称为学堂乐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作之一《送别》。 歌曲《送别》是被誉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先驱”的音乐家李叔同作于1915年的学堂乐歌作品。是根据美国音乐家J.P.奥特威所作的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曲调填歌词而成。 李叔同改填的这首《送别》,直到现在还为人们所传唱,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首作品曾被电影《城南旧事》重温而扩大影响。 思考: 歌曲的节拍、速度、调号分别是什么? 四四拍子 中速稍慢 中弱mp 忧伤、怅惘、深情 C调 思考: 歌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朗读歌词? 5 3 5 ⅰ- ∣6 ⅰ6 5- ∣ 5 3 5 ⅰ. 7 ∣ 6 ⅰ 5- ∣ 附点节奏: ×·× ta 节奏 5 2 3 4 . 7 | 1 - - - || 5 2 3 4 7 | 1 - - - || 附点节奏: ×·× 《城南旧事》是1982年女作家林海音改编的同名电影,《送别》因在影片中作为主题曲而广为人知。我们看到在电影片段那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送别》的旋律随着淡淡哀伤的情节的发展数度响起,和电影里小英子的眼神一起,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心上,让人感受到歌曲在影片中的隐约、哀婉之美。 思考: 有哪些关于友人、亲人离别时的诗歌?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代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思考: 我们懂得了什么? byebye 下课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演唱了这首清新、淡雅、优美的《送别》。在这里老师真诚地希望同学们珍惜我们现在的师生情、同学情,在学习和生活中少一点冲动与矛盾,多一点宽容和帮助,为我们的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让我们将来的离别不留遗憾。 2、课后延伸:搜集学堂乐歌的其它作品,请同学们多了解学习。 3、今天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谢谢大家!让我们唱着《送别》所再见吧!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制作人:王生梅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