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49835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11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8次 大小:1761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牛顿,定律,高考,物理,一轮,习学
  • cover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学案1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一、概念规律题组 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只是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C.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 D.牛顿第一定律既提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又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的缘故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 D.在宇宙飞船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3.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同种性质的力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D.匀速上升的气球所受到的浮力没有反作用力 4.在滑冰场上,甲、乙两小孩分别坐在滑冰板上,原来静止不动,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这是由于(  ) A.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 B.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 C.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 D.在分开后,甲的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的大小 二、思想方法题组 图1 5.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如图1)是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程序如下: (1)减小第二斜面的倾角,小球在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为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的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得到的推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数字表示上述程序号码)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事实(3)→推论(4) 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事实(2)→事实(3)→推论(1)→推论(4) 图2 6.如图2所示,一个劈形物体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上表面上放一光滑的小球B,劈形物体A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曲线 D.抛物线 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导出了惯性的概念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就越大,运动状态就越难改变.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怎样受力无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无关,与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 (2)惯性不是一种力.惯性大小反映了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物体的惯性越大,它的运动状态就越难以改变. (3)外力作用于物体上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但不能认为克服或改变了物体的惯性. 2.揭示力的本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a=,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理想化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0时的特例. 【例1】 关于力、运动状态及惯性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00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