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5357

2014年中考复习鲁教版化学阶段检测(二) 4-8讲(67张幻灯片)

日期:2024-06-0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16396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4年,中考,复习,教版,化学,阶段
  • cover
(课件网) 阶段检测(二) (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2013·北京)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  )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答案:D 2.(2013·龙东)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是(  ) A.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称量、量取、计算、溶解 C.量取、称量、溶解、计算 D.计算、溶解、称量、量取 答案:A 3.(原创)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2CO32-:2个碳酸根离子 B.Cl2:氯气中含有2个氯原子 C.Mn2+:锰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2N: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答案:A 4.(2013·咸宁)臭氧发生器可将氧气转化为臭氧(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 B.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C.氧气与臭氧的性质相同 D.氧气转化为臭氧是物理变化 答案:B 5.(原创)下列各组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 A.S、SO2 B.SO2、H2SO4 C.SO3、Na2SO4 D.H2S、H2SO3 答案:C 6.(2013·泰安)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 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吸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B.鼓励燃煤火力发电 C.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 答案:C 7.(2013·广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气易溶于水 B.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C.食物腐败不需要氧气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3 解析: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A错误。在一定条件下,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B正确;食物腐败的过程是食物中的有机物和氧气发生了缓慢氧化,从而变质,C错误;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硫,不是三氧化硫,D错误。 答案:B 8.(2013·凉山)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各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的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为C12H22O14Z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酸锌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B.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55 g C.1个葡萄糖酸锌分子含有48个原子 D.葡萄糖酸锌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葡萄糖酸锌是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不写,故B错误;1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含有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1个锌原子,所以1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含有49个原子,故C错误;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大,属于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答案:A 9.(2013·滨州)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型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 解析: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说明装置内气体压强减小,由热胀冷缩的原理,可知物质溶于水吸热,压强减小,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吸热的有:硝酸铵。 答案:D 10.(2013·厦门)实验室需要10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中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用3 g氯化钠与100 g水配制得到 B.直接用手抓取氯化钠 C.氯化钠直接放于天平托盘上称取 D.用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与50 g水配制得到 11.(2013·烟台)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C.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 0 ℃ 解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