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35907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4 《灯笼》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629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教,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同步
  • cover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焚身(fén) 神龛(hé) 斡旋(wò) B.皎洁(jiǎo) 锵然(jiāng) 宫衔(xián) C.争讼(sòng) 鹦鹉(yīng) 可悯(mǐn) D.联珑(lǒng) 姊妹(zǐ) 褪色(tu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争讼 思慕 熙熙然 张灯结彩 B.褪色 掌故 暖融融 冰糖葫芦 C.灯笼 晃荡 马前卒 富贵荣华 D.点缀 装饰 元霄节 意味深长 3.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C.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D.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传统灯具素有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结构科学、造型生动、装饰瑰丽等特点。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汉代皇室贵族使用的长信宫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件取宫女执灯之意而造型的铜质鎏金灯具,不但把人与灯融为一体,还设计出能调亮、挡风的dēng zhào,并安装了能消烟chú chén的排烟导管,在灯具发展史上最早解决了灯烟所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 (1)给这段文字中加粗号的词语注音。 鎏金(   ) 融为一体(   ) (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dēng zhào    chú chén    5.十九大提出中国人要有文化自信,就是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本单元几篇课文都是围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设计的。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各地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又大同小异。请你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家乡的习俗。(200字左右) 6.学习了《灯笼》一文后,班级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请你写出“春节”或“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和饮食文化各一项。 (2)在中国人眼中,大红灯笼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也有些灯笼不是大红色,却蕴含更丰富的民族文化意蕴。下面这只灯笼上的“梅”字是  (书法字体) 这只灯笼适宜挂在家中的   (位置),理由是   。 (3)活动中,同学们拍摄了一组“灯笼、木梳、茶壶、折扇”等老玩意儿的照片,请你参考示例,给这些老玩意儿配上一句优美的话。 示例:摇椅———吱吱呀呀,唱着儿时的歌。 二、阅读与理解 (一)课内阅读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