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41188

【教师原创 最新备课学案】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七学习主题 社会生活 (2份)

日期:2025-10-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2次 大小:148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历史,2份,社会生活,主题,学习,第七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学案 ___班_____组 姓名_____时间_____ 【快乐自学】 学习目标: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自学检测 一、人民生活的历史性巨变 我国农村中的贫困人口已不到 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以下,创造了 的世界奇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 也发生显著变化。生存性的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即 )逐年下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已达到 。 二、民族精神风貌的深刻变化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0世纪80年代普遍开展“ ”活动,90年代,又开展了“ 、 ”、“手拉手”、“ ”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 、 等成为文明城市的代表,江苏的 等成为文明村镇的典型。 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涌现出了很多模范人物,如“ ”孔繁森、新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新时期的活雷锋 以及“抗洪勇士” 等。 【轻松演练】 1、改革开放前,社会上流传的所谓“四大件”不包括 A.自行车 B.手表 C.收音机 D.洗衣机 2、导致我国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凭布票供应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B.中国人口众多 C.防止囤积居奇 D.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3、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人民生活发展比较缓慢,主要是由于 ①计划经济的束缚 ②市场经济的束缚 ③平均主义的束缚 ④按劳分配的束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下列人物,被誉为“抗洪勇士”的是 A.孔繁森 B.蒋筑英 C.徐虎 D.李向群 5、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趋势是 A.脱离贫困-解决温饱-迈向小康 B.解决温饱-脱离贫困-迈向小康 C.脱离贫困-迈向小康-解决温饱 D迈向小康-解决温饱-脱离贫困 6、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 A.基本持平 B.时增时减 C.大幅增长 D.大幅降低 7、下列最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标志是 A.家庭实际收入的变化 B.拥有家用电器的多少 C.耐用消费品的更新换代 D.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 8、我国城乡人民的生存状态发生历史性变化开始于 A.新中国成立 B.中共八大召开 C.“文革”时期 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9、被誉为“当代的焦裕禄”的好干部是 A.孔繁森 B.蒋筑英 C.徐虎 D.李向群 10、阅读下列材料: 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用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江泽民 请回答: ⑴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⑵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什么? (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⑶材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谁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学案 ___班_____组 姓名_____时间_____ 【快乐自学】 学习目标:(1)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2)以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为例,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自学检测 一、就业制度的变化 1、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我国的就业制度作出重大决策,逐步建立了 的就业机制,使我国的就业制度经历了历史性的变化。 2、为促进 的再就业,从1997年开始,国家实施了 工程。2002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再就业工作会议,进一步确定了“ ,市场调节, ”的战略方针。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多形式就业和 已逐渐被告人们接受。 等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人们就业的主要渠道。农民 的收入成为增收的主要渠道。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 1、我国在改革就业制度的同时,还不断改革和完善 。国家明确提出“两个确保”,即确保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企业 基本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