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焦点透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并理解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 2、发现景物的透视现象总结透视规律。 3、拓展思维空间,提高对艺术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运用焦点透视方法正确表现物体空间。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石膏几何体、挂图、多媒体等。 学生:铅笔、橡皮、画纸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成语:一叶障目。 二、探究与表现 1、结合数学知识请学生画正方体。 2、默读课本,了解焦点透视的定义。 3、焦点透视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4、平行透视图。 概念:在60度视域内,不论正方体在什么位置,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就是平等透视,包括具有六方体性质的任何物体。 为了更好的了解平行透视,我们先了解几个关键词。 视平线,视中线,中心点,消失线。 5、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场景平行透视现象。 6、欣赏图片。 7、平行透视图例分析。 《村道》 观者正对小道,路面迅速由宽变窄,两边的林木由高变矮,由疏变密,向心点延伸集中。产生画面的深度和距离感。 8、成角透视图。 概念:在60度视域内,当正方体没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且只有一个垂直边距离画者最近,构成的透视就是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图例分析。 9、学生讨论概括透视原理。 三、课堂实践 作业布置: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个物体或场景,尽量做到符合透视规律。 四、课堂小结 1/2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