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41687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5课 妈妈的歌(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160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5课,妈的
  • cover
妈妈的歌 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能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能够用优美、流畅、亲切的声音演唱《妈妈的心》; 二、认知目标:在聆听《妈妈》《妈妈宝贝》《母亲教我的歌》活动中了解女声、男声、童声的演唱形式。在表演《妈妈的心》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懂得四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的。 三、技能目标:能用慢速、深情、轻柔的歌声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并能根据歌词内容有表情地表演歌曲;能选择合适的速度演唱歌曲。懂得音乐速度变化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对祖国妈妈的深沉的爱。 教学难点:演唱时对歌曲速度、意境的把握及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多媒体及教学光盘,教学卡片。 课时安排:共四课时 1、表演《妈妈的心》,认识四分休止符并懂得得其作用。 2、聆听《妈妈》《母亲教我的歌》,进行音乐游戏、编创与活动。 3、表演《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编创情景表演。 4、聆听《妈妈宝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演唱表演歌曲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少儿对妈妈深切的爱。 2、通过挥拍,击拍等手段,让学生准确掌握后半拍演唱的技巧。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对祖国妈妈的深沉的爱。 教学难点:演唱时对歌曲速度、意境的把握及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发声基本练习 在发声练习中对学生提出声音的要求:轻柔而有弹性,并通过发声练习掌握后半拍演唱的要领。 三、表演《妈妈的心》 1.由课题名称直接切人导人本课。 2.教师范唱。 提出要求:设问这首歌唱什么内容 这首歌用什么速度演唱。 3.师生交流讨论上述设问。 4.听录音范唱两遍。 要求:看课本上的歌谱,可以在心里轻轻地跟着录音哼唱(不出声音)。 5.设问: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谱上有“0”的符号 6.讲解:休止符。音符中有休止符表示停顿,在简谱中表示就是“0”。四分休止符与四分音符的时值是一样的,都是一拍。 7.再听录音范唱。 要求:看到谱上有“0”休止符要休止。 8.师生讨论:设问:这首歌曲中的休止符“0”起到什么作用,表达怎样的心理状态。 9.小结:这里四分休止符表达出儿女对妈妈甜蜜的爱心。 10、在教师的伴奏下,学唱〈妈妈的心〉曲调,可分为两个乐段学唱,唱好一个乐段再唱第二乐段。 11、设问:歌曲中“儿女”、“妈妈”、“祖国”三者的关系能理解吗?你能唱出对妈妈、对祖国的爱吗?———填唱歌词。 12、练习打击乐伴奏 (1)徒手操作,注意第一声部双响筒的强拍休止。 (2)打击乐两个声部合奏。 (3)教师弹旋律,学生奏打击乐进行合作排练。 (4)全体表演:唱、奏、跳表演《妈妈的心》。 四、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妈妈的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两首不同地域风格的歌曲所表达的共同的情感; 2.认识两种音乐表演形式; 3.在音乐游戏中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对祖国妈妈的深沉的爱。 教学难点:演唱时对歌曲速度、意境的把握及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妈妈的心》 三、聆听《妈妈》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 2.简要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大意,感受这首独唱歌曲的艺术魅力,了解作者对伟大母爱的歌颂之情。 3.复听,说说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4.再次复听,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这首歌中多次响起了对妈妈的呼唤声,想一想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歌曲从呼唤“妈妈”起,音乐明朗奔放,采用调性转换和旋律起伏幅度增大、音区提升等手法,把歌曲层层推进到高潮,表达了对母亲更深切的情感。) 四、聆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