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442131

岭南版七年级下册美术 12.化腐朽为神奇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11-13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3次 大小:350105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岭南,七年级,下册,美术,化腐朽为神奇,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学习目的: 1:认识不同形态的材质,启发学生的立体造型感受力、判断力和想象力,同时获得造型思维、方法、技能的基本训练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2:培养心灵手巧,善于发现,勇于创新的意识观念。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看起来是“废品”的东西,经过人的巧妙地构思,精心的制作,变成了可观赏、有价值的艺术品,达到了变废为美、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这对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很有意义。本课我将带领大家欣赏行行色色的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工艺品,从中感受美,通过科学地了解历史、前人的发明创造及以往的知识经验,提出新构思,实现我们自己的新创造。 欣赏图片,再思考后面的问题: 1、腐朽的东西来自哪里? 2、说说作品是用哪些材料制作出来的 来自于生活中废旧的东西。 欣赏课本图片,思考以下问题: 可以概括成: 点型材料 线型材料 面型材料 体型材料 点型材料 线型材料 面型材料 体型材料 请欣赏图片 这些作品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想一想: 栽剪、切割法 栽剪、切割法 以上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以上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粘贴、绘画法。 以上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以上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粘贴、绘画法。 变形、折曲法。 以上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以上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抢答: 抢答: 变形、折曲法。 根据形体组合。 以上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以上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抢答: 抢答: 根据形体组合。 常用制作方法有: 小结: 栽剪、切割法 粘贴、绘画法 变形、折曲法 根据形体组合 作业要求: 根据你们收集的材料,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起来“化腐朽为神奇”。 六人小组合作制作一件环保作品。 整体规划法:选择题材、设计形象、构图与色彩、材料与工艺同步进行。 因材施艺法:先寻找材料,确定工艺手段,再设计形象、构图、色彩等。 按图索骥法:在纸上绘制好了装饰图稿后,寻找相适应的材料及工艺手段。 创作方法和步骤 作业: 完成一个工艺品制作。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