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47294

10.小石潭记 寒假预习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418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小石,潭记,寒假,预习,试题,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小石潭记寒假预习试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借景抒情,全篇流露出作者快乐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B.文章开头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 C.第二段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游鱼和潭水,动静结合。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戏》描写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本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桃花源记》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现实和理想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现实世界的不满。 C.《小石潭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D.《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首篇,全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双声叠韵和重章叠句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3.根据所学课文,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雁归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介绍了大雁的鸣叫、觅食、群居、飞行等活动。 B.《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散文。 C.《灯笼》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灯笼的喜爱,对家人的感激。 D.《虽有嘉肴》引用《兑命》的内容,证明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使论证有说服力。 二、综合性学习 4.先找出再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2)下见小潭( ) (3)皆若空游无所依( ) (4)日光下澈( ) (5)斗折蛇行( ) (6)其岸势犬牙差互( ) (7)四面竹树环合( ) (8)近岸( ) (9)凄神寒骨( ) 三、课内阅读 阅读《小石潭记》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已,曰奉壹。 5.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B.向小石源的西南方看去,北斗星排列曲曲折折,蛇在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C.小石潭的西南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D.小石潭的西南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蜿蜒排列,像蛇那样在曲折前行,时隐时现。 6.下列对选文写景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描述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移步换景,逐一显现。 B.描写小石潭以及周围的景物———由远及近,定点观察。 C.描写露出小石潭水面的石头———抓住特征,细致描绘。 D.描述小石潭环境的清冷幽寂———景中传情,情景交融。 7.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明写了游鱼活泼,暗写潭水清澈,这些都给作者带来了暂时的快乐。 B.“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既状写了青树翠蔓的奇特之美,也突出其生机盎然。 C.“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写出了作者被贬谪后内心的落寞也随之而去。 D.选文句式灵活多样,有参差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