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503948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八上第六单元第2课时《溜冰圆舞曲》《十一月·雪橇》《菩提树》教案

日期:2024-05-2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2830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菩提树,十一月·雪橇,溜冰圆舞曲,2课时,第六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课时《溜冰圆舞曲》《十一月·雪橇》《菩提树》教学设计 课题 《溜冰圆舞曲》《十一月·雪橇》《菩提树》 单元 6 学科 音乐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溜冰圆舞曲》作于1882年,原名《溜冰的人》。乐曲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写成,即序奏接上四支双主题短小的圆舞曲,再加上尾声。舒伯特创作的声乐套曲《冬之旅》共由二十四首歌曲组成,其中的第五首《菩提树》是流传最广的、最受人喜爱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旋律朴素、明朗、情感亲切,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学习目标 1、能够积极感受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十一月·雪橇》对冬景的描绘,感受作者对菩提树下童年的亲切回忆。认识本节课中的两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和舒伯特)。)了解钢琴组曲、声乐套曲等音乐知识。通过对艺术歌曲《菩提树》的演唱,进一步培养同学们初步自主、独立练习演唱歌曲的能力。2、完整聆听《溜冰圆舞曲》,划分乐曲的曲式结构,总结音乐进行的规律。结合乐谱演唱乐曲《十一月·雪橇》的主题以及聆听乐曲,能够对作品进行初步的分析。通过聆听器乐版的《菩提树》以及唱谱来熟悉歌曲的旋律,自主练习演唱歌曲《菩提树》。3、了解圆舞曲的体裁,知道强调每小节第一拍的规律。能够准确演唱第一圆舞曲的A主题。掌握模进的创作手法,能够以模进的方式发展短旋律。通过对作品《十一月·雪橇》的欣赏,以及对作品情绪、力度、节奏、旋律、曲式结构等音乐要素的分析,培养同学们善于通过音乐要素来分析、理解和认同音乐形象。 核心素养描述 审美感知:理解外国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增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判断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方法与习惯。艺术表现:在欣赏和互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体会乐曲内在的情感。创意实践:了解钢琴组曲、声乐套曲等音乐知识。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情境,同时掌握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文化理解: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重点 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溜冰时的情景,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节奏特点。听辨《十一月·雪橇》音乐结构。 认识并了解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了解舒伯特的音乐。 难点 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 你喜欢冬天吗?冬天有哪些娱乐的活动呢?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溜冰圆舞曲》 圆舞曲又称“华尔兹”,它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三拍子舞蹈,19世纪风行于欧洲各国。圆舞曲的特点:节奏明确、轻快。旋律流畅、热情。节拍感鲜明,第一拍重音较为突出。作者介绍:瓦尔特费尔1837-1915 被称为“法国圆舞曲之王”。《溜冰圆舞曲》是作于1882年的一首管弦乐曲。乐曲欣赏:教师现播放乐曲视频并讲解———《溜冰圆舞曲》作于1882年,原名《溜冰的人》。乐曲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写成,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溜冰人已尽兴,正向岸边滑去。完整欣赏:教师播放乐曲音频并讲解———节拍:3/4拍结构:四小段圆舞曲分段赏析:教师播放音频并讲解(1)第一小圆舞曲第一主题:这一主题宽广平稳、流畅明丽,使人联想到溜冰的人们舒展优美的舞姿 。 第一小圆舞曲第二主题:本主题运用八分音符并强调其节奏,使乐曲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情绪。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哼唱主题旋律。(2)教师播放第二小圆舞曲并讲解:第一主题充分运用直线上升的旋律线,忽上忽下的大跳音程以及频繁的休止符,表现溜冰中矫健的腾空动作,乐曲情绪欢快而有力,有声有色地描绘出在溜冰场上大显身手的溜冰者洒脱的姿态。接着出现急速的音乐片断,轻巧而诙谐,仿佛腰上系着铃铛的溜冰者在冰上表演着滑稽的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