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572717

4 高中音乐湘教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1 民歌(1)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6 科目:音乐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233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音乐,高中,教版,2019,必修,鉴赏
  • cover
《民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国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汉族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更是产生了大量旋律动听、歌词优美、情绪饱满的民歌。与中国的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群居生活不同,汉族在我国分布地区非常广泛,各地区又有巨大的地理人文生活差异,所以汉族民歌也就有了区域性的风格特点,不同地区音乐风格也有明显的不同。本节课选取了《澧水船夫号子》《脚夫调》《姑苏风光》《孟姜女》和《幸福哥》等具有地方风格的汉族民歌,通过聆听对比与感受分析,了解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探讨和总结汉族民歌的区域特点。 教学目标 1. 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聆听与体验,进一步了解民歌的概念。 能积极参与讨论汉族民歌各色彩区风格特点形成的原因,在体验、交流、探究的基础上,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 能根据音乐特点听辨部分民歌的色彩区。 教学重点 欣赏各类汉族民歌,分析各色彩区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听辨汉族民歌各色彩区。 教学过程 (一)教学铺垫 1. 聆听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感受劳动号子的音乐特色。 音调高亢激昂、气势磅礴、节奏明快、雄浑粗犷,衬词多于唱词,一般由一人领唱,众人以衬词帮腔合唱。 民歌的概念和特点。 民歌的概念:劳动人民口头流传的歌曲,表达劳动人民内心情感和生活场景的一种歌曲。民歌的特点:篇幅短小、即兴性强。 3.民歌的体裁及特点 类型 旋律特点 歌词内容 分布区域 山歌 旋律自由、乐句不工整、音高跨度较大 多表现生活疾苦 多分布在山区或生活水平低的地区 小调 乐句工整、节奏活泼 多表现生动的生活场景 多分布在生活水平较高的区域 劳动号子 乐句较短、节奏性强、铿锵有力 表现劳动场面,多语气助词 全国 (二)聆听赏析民歌 听赏歌曲《脚夫调》。 学生说感受、找歌曲特点。教师小结:这是一种高亢的西北腔,以“信天游”为 代表,音调高亢悠长,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 听赏歌曲《弥渡山歌》。 学生说感受、找歌曲特点。教师小结:旋律高亢悠扬,节奏自由。 听赏歌曲《姑苏风光》。 学生说感受、找歌曲特点。教师小结:旋律细腻婉转、软糯柔情。节奏明确、段落工整。吴侬软语的方言特征明显。 欣赏河北民歌《孟姜女》感受形式为形式为起、承、转、合四句结构。本课学习的《孟姜女》是在江苏 民歌《孟姜女》曲调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5.欣赏湖北民歌《幸福哥》领会歌曲采用了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前半部分的和腔 用重复的手法巩固了主腔的地位,后半部分的和腔以扩充的手法将 情绪推向高潮。 (三)民歌的色彩区 探究民歌风格形成原因。 学生分组从民族语言特点、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方面讨论各地民歌风格差异原因,并交流讨论。 汉族民歌色彩区的划分及风格特点介绍。 民歌色彩区的划分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按照自然地理区域划分,如分为南方、北方两大区,细致划分如西北、东北等区。也有按照汉语的方言区划分,如客家民歌等。还有按照水系来划分的。 今天主要介绍西北、西南、江浙三个色彩区的汉族民歌: 西北色彩区:山西、甘肃、宁夏和陕西大部分,青海、内蒙、河南部分地区。地理环境为高原山区,气候、土地条件差,人民生活相对困苦,使用西北方言。音乐曲调高亢,旋律跳进多、起伏大,情感真挚深沉,气质粗犷、淳朴。 江浙色彩区: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大部分地区。文化比较发达,人民生活较富裕,被称为鱼米之乡,古代吴、越国之地,方言为吴语。民歌以小调为主,结构短小,旋律多为级进,曲调细腻婉转、清秀绵柔,情感淡雅。 西南色彩区:云、贵、川和陕南、广西西部等。高原、山地,森林茂密,使用西南方言。音乐旋律高亢、悠扬,节奏较自由,多用方言中的衬词。 (四)拓展聆听与欣赏 1.聆听歌曲,抢答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